个人自我:亲密关系的变奏曲
当我们遭遇他人时,我们会调和自己的行为,以维持人际关系的质量。比如,我们不会用对待妹妹的方式来对待妈妈;我们不会用对待前任的方式来对待现任恋人;我们不会用对待同事的方式来对待最好的朋友。我们的代理自我会调整语音语调、身姿手势、面部表情和情绪强度,来迎合人际关系的相识长度、权力平衡、当前经历以及诸多其他变量。变化也许微妙,但总是会因人而异。
个人关系是由亲密程度来界定的,分为三种基本结构:家人、朋友、恋人。在前两者中,亲近感、归属感、忠诚感和契合感是通过共同的经历发展而来的,或痛苦,或快乐,一直是作为秘密保持在关系内部。恋人关系则增添了浪漫仪式和性爱。
我们调整自己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伪君子。常识告诉我们,多样化的互动关系必须依靠多样化的自我。实际上,一个
人物拥有的关系越多,“人物内”作家就必须发明并表现出她的越多的自我。较之核心自我,诸多个人自我都是临时表现,它们会随着代理自我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的位移过程而轻易消隐。一个人物最重要也是有可能最恒久的个人自我便是爱她的人所爱的那个。
社会自我:权力变奏曲
权力是社会互动关系的首要定型器,无论其投射方式是财力、体力还是机构内部的等级制度:老板vs员工、警察vs罪犯、服务者vs被服务者。
从其童年的早期,你的主人公——无论是被妈妈拉着穿越购物中心时紧紧地攥着妈妈的手,还是第一天上学时试图应对其他孩子——便懂得了佩戴社会面具的必要性。必须掌握避免摩擦的战术,这样才能自得其所。所有的社会自我都有某种程度的不诚实,而这却是保护核心自我所必需的。
所以,无论你的人物对她周围的人的真实想法或感觉是什么,她的代理自我却已经发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向老板展示的是一副面孔,向同事展示的则是另一些面孔,而且有更多的面具以便在应对诸如此类的双重关系时佩戴:店员顾客,医生病人,律师当事人,外加教室里、政治抗议活动中、体育赛事上的各种偶发事件,以及一个非常特殊的变奏——在聚会的不同派系间游刃有余。
所以,根据熟悉
程度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她的社会自我会以她早就发明出来的不同的声音、手势、态度和人格面目来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的际遇之间灵活换挡。比如,她可能会在一个人面前扮演支配性自我,而在另一个人面前扮演屈从性自我。里娜·韦特缪勒的电影《浩劫妙冤家》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变脸戏法的一个欢快的活例证:玛丽安杰拉·梅拉托扮演的富婆拉法埃拉。
对其自我的最佳看法,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就是将其视为不同套路的表演。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语音语调、眼神表情、身体语言和神经质反应,这些均取决于另一人的身份和他们之间的权力强度或亲密程度。
一个作家如何发展其人物的个人自我与社会自我,取决于她的心理学因果理论。她的人物在童年和成年之间所学习的各种社会角色和个人角色是否能够联合起来构建其核心自我?或者,她的核心自我是否能够设计出她在不同际遇中所要扮演的各种角色?一个孩童的角色扮演是否能够固化为一个成人的核心自我,然后再将其未来的角色扮演重新定向为更加成熟的表演?或者,她是否会永远都只是一个孩子,总是听命于她的无所顾忌的冲动型自我?
一个人物从父母那儿继承的身份——种族、宗教、文化——赋予了她融入社会的基础。不过,随着时间推移,
正是她的与众不同之处使她的身份得以进化和重塑。差异才是将人们抛入世界的离心力,令其去寻找一个适合他们的亚文化以及能够引为朋友的旅伴。例如,一个跨性别的孩子,困窘于一个狂热正统的宗教,如何才能成功地游刃于其公共生活?她如何才能进化其社会自我和个人自我,以便最终融入社会?
隐藏自我:欲望变奏曲
有人藏在我脑袋里,但那不是我。
——平克·弗洛伊德解读卡尔·荣格
潜意识自我安坐在意识背后的静默空间里。这个场域异常复杂,而且结构精巧。尽管它一直躲藏着核心自我,但它们之间却有知觉和感觉的互通,并且互相影响着对方。潜意识既不是一个避难所,也不是一个负责疗治伤病的医师。它锚定于真相,从不撒谎,从不伪装。相反,它只服从一个指令:生存。[18]
尽管静默无言,但潜意识的“思维”速度却要比核心自我所意识到的要快得多。在对环境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它每分钟要吸收数百万个感官刺激,然后立即做出果断决定并履行无数个不假思索的规定任务,以提升大脑效率,好让核心自我腾出手来去应对不熟悉的东西。
潜意识包含情绪和情感、自动技巧、自动反应、未被感知的感知、习惯、恐惧症、梦、记忆、隐性知识和突然的创作见解。先天的内在欲望便是从这个隐藏自我中生
出——对食物、性和生存的不惜一切代价的渴慕,以及对知识、爱与和平的追求。因为这些欲求会中断意识,所以它们一直保持在视野之外;不过,它们却能够左右判断、情感和行为。[19]
因此,问题就变成了:一个作者在“人物内”工作的时候,能不能从角色的潜意识内部来进行即兴创作?我们从居住在树上的祖先那里继承了我们的潜意识;就像是一个动物的头脑一样,它既没有语言,也没有自知,因而使通常意义上的思想显得是那样地不可能。而在另一方面,我经常想象我的宠物的头脑内部涌动着各种欲望和好奇。所以,我认为这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如果它能有助于你把人物写活,则不妨试试。
《广告狂人》:四个自我在行动
为了写好长篇连续剧《广告狂人》的剧本,节目制作人马修·维纳和他的联合编剧为每一个人物都开发了三个层面的冲突:他们的“工作生活”“亲密生活”“秘密生活”。这些层面正好对应着“社会自我”“个人自我”“核心自我”。我添加了第四层面——潜意识生活,所以下文的解读便包括每个人物的“隐藏自我”。
对主要人物的创作,无论是从内到外还是由表及里,都应该在自我的所有四个层面上对其本质进行终极洞察。研究一下下面的卡司阵容,将其四个层面的设计与你手头正在
写作的角色进行比较。
唐·德雷柏(乔恩·汉姆饰)
社会自我:能言善道的广告公司创意总监,具有诱惑客户的天才。
个人自我:他有妻子和两个孩子,他们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早餐麦片广告中的画面完美的家庭,但唐的婚外情却腐化并摧毁了这一幻觉。
核心自我:唐的真名是迪克·惠特曼。他的德雷柏身份是从朝鲜战争中的一个阵亡士官身上偷来的。因此,他的负罪良心让他变得爱无能……而且他自己知道这一点。
隐藏自我:有一种恐惧感像鬼魅一样缠绕着他。尽管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害怕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最后还是一无所有。
贝蒂·德雷柏(詹纽瑞·琼斯饰)
社会自我:贝蒂,一个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前模特,她的时间都花在与孩子们争吵、骑马和一根接一根地吸烟上面。
个人自我:怀上了第三个她并不想要的孩子,贝蒂觉得自己被困在了一个空洞的婚姻里。
核心自我:她报复不忠丈夫的方式就是利用其性魅力去折磨一个邻居的年轻儿子,并与各式匿名男子玩一夜情。
隐藏自我:不断啮咬着她的自我怀疑告诉她,幸亏天生丽质,不然她就只能是一名普通妇人而已。
罗杰·斯特灵(约翰·斯莱特里饰)
社会自我:罗杰,公司合伙人,能为公司呼风唤雨,得过两次心梗。
个人自我:他想跟老婆离婚,但无法确定他真正爱的是哪
个情妇,如果有爱的话。
核心自我:罗杰垂涎于丰满性感的琼,但他不敢承认。
隐藏自我:他最大的恐惧就是独处。
佩吉·奥尔森(伊丽莎白·莫斯饰)
社会自我:凭借智商和意志力,佩吉从秘书一路爬到广告文案写手的职位,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和秘书。
个人自我:佩吉,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顶着家庭的催婚压力而潜心追求事业。
核心自我:佩吉隐瞒了自己的秘密怀孕,让他人觉得她仅仅是发胖了而已。
隐藏自我:她是一个天资聪颖、出类拔萃的人,深受某种奇怪性冲动的诱惑,而她自己又不敢承认。
皮特·坎贝尔(文森特·卡塞瑟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