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纪律、限制会激发惊人的创作成就;无限制的自由,结果反而通常是懒散。如果你选择一条容易、无纪律、不苛求你发展才华的路,结果会陷入按
部就班的平庸无趣。相反,如果你选择遵从需要达到大师级熟练度才能掌握的艰难技术,则你的才华会扎实建立,你的想象力会积到最后一举爆发。
在创作上做限制,这个大困难就是贝多芬的交响乐能超越口哨的原因,名画《惠斯勒的母亲》比一般涂鸦卓越的原因,也是高中舞会办不成莫斯科大剧院演出的原因。
将自己困在美学困境中以激发创作品质的策略,始自语言和影像的对抗。语言是意识思想的媒介,影像是潜意识思想的媒介。所以,写下脑中浮起的第一个陈腐句子,远比进入你的想象深处,清晰、立体地表达出角色影像容易得多。当你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时,所有角色都会很像,听起来更如用手指甲划过黑板那么恼人。无可救药的虚假对白使得角色虚伪,让人出戏,没有感情,远离真实。
对白得下功夫。比如怎么描写一个女孩吧,直接抓取脑中字句,写下来就是“我的表妹,茱迪”。但用心写,尝试把她的亮点写出——那双艾丽斯蓝的双眸,笑起来弯弯的,几近亚洲人眼睛的形状——在你的词汇库里努力寻找字眼将她的影像精准传给读者。集中精神,为观众的眼和耳、为读者内在的眼和耳生动刻画。
受制于语言的写作艺术,把解读文字的大脑皮层当作效用目标。纯粹以影像述说故事,与编剧的心理语言学本质是
相反的。所以,文字、舞台、银幕的写作大师竭力置身于影像语言的刻画。他们选择了费力、扎实、几乎难以实现的技巧。为了激发成就,创造有深刻见解的原创故事,专注的作家们像苦力劳工一样折磨自己,绞尽脑汁深挖无意识里那有力、深度影像的语言。
感知的对白可以引发说对白者的内心共鸣。如果语言准确、生动,影像丰富,会引领听众读者领略到角色深藏、无意识的思维和感觉之潜文本。因此,当角色用语言行动追求欲望时,他们变成透明的,被我们深深了解。但如果角色说话宛如商业报道——制式、大白话、咬牙嚼字、花哨拽文,他们的语言就使行动平板,减少了场景的内在生命。他们越不透明,我们越不想看。因此,即使这个角色本来就很乏味,他的台词也一定要表达出他了无活力的灵魂,连沉闷都要写得生动。
◎语法和角色塑造
角色专属的语法仰赖句子的两边:主语和谓语。主语(句子的什么或谁)和谓语(有关主语的东西)结合成对白,帮助表达角色塑造的两个基本层面:知识和个性。对白得同时传达前者和后者。
虽然角色塑造可以通过对白用多种方式表达,但一般来说,角色的知识经由对物体的命名、名词和动词表达,个性则由名词和动词的修饰语表达。
知识:如果角色用的是模糊的词,如“
大钉子”,那么我们知道他的木工知识有限。泛指名词意味着无知。但如果他用“钉杆”“补钉”“长钉”“塞钉”“片钉”——就会让人有更多知识感。
这个原理也涉及动词。核心动词(与情态动词相反)种类繁多,从一般泛指到具体特指皆有。如果角色回忆某人“慢慢走过房间”,我们会觉得他的回忆很乏味,其基础动词也意味着无知。但如果他善用“漫步”“华尔兹般滑过”“慢吞吞走”“闲逛”“拖着自己走”“昂首阔步”等字眼,就仿佛记忆般生动,一目了然。物体和行动的命名越准确,代表心智越高。
个性:是独特的人生经历副产品,是角色的信仰、态度、个体特征的总合,主要由修饰语表达。
首先,形容词。两个人看烟火,一个说“好大”,另一个说“壮丽”,个性截然不同。
第二,副词。两个人看摩托车经过。一个说骑得“超猛”,另一个说“很快”,两个人也十分不同。
第三,声音。核心动词也存在自主动到被动的光谱变化。在主动式里,行动者是主语,接受行动者是宾语。被动式完全反过来,受众变成主语。比方有人用“那一家人策划了婚礼”(主动式),有人则回忆起“婚礼由那一家人策划”(被动式),就呈现出了两种感觉,两种生活运行的不同状态和两种性情。
第四,情态动词。这种动词
(可能、或许、必须、应该、会)与核心动词连接以增加情态性质:能力、可能性、义务、许可等等。这类句子传达:
1。角色对自我和他所处世界的感知;
2。他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人际互动的感知;
3。他对过去、现在、未来的看法;
4。他对什么是可能的、什么可以被允许、什么是必要的态度。
说“那一家人可以策划婚礼”和说“所有婚礼必得由家庭策划”也可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
◎角色专属对白的原理
名词和动词表达角色的知性生活和知识范围。修饰语(形容词、动词、声音、情态)表达感性生活和个性。
想要得知你的角色个性如何表达自己,请问:我的角色如何看待生命?被动?主动?我的角色如何修饰主语以及谓语?在你的手指触碰到键盘之前不断地自我提问:什么字、词、影像会使我的角色对白全属于他自己?角色的心理、生活经验、教育,有什么可以表达他知识的内容(名词动词)以及他个性的独特风格(修饰语和情态动词)?
◎文化和角色塑造
要回答这些问题,请想想:在你角色活着的所有时刻,无论醒着睡着,他或她的头脑,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吸纳了大量该角色特有的文化内涵——混合了语言、家庭、社会、艺术、运动、宗教等诸如此类。
一年又一年,生命事件使你的角色受
伤、受益,从多方施加影响。在万变的习俗和际遇组合下,角色自降生起就融合了多种脾性和物理素质:吸引人平庸,健康生病,有侵略性害羞,高智商低智商等等。基因和生命经验的混合使得角色各不相同,各有独特的声音。
在下列四个案例中,请注意编剧进入角色心理后发现了些什么:流行文化。在《裘力斯·凯撒》中,莎士比亚提到了罗德岛的太阳神铜像[105],那绝对是古典时代最著名也最大的铜像,那么到处游走的卡西厄斯和布鲁特斯必然也在震慑中目睹过。编剧埃尔莫·伦纳德在《战略高手》里嵌入了《秃鹰72小时》,一部有关水门事件的卖座电影,他的角色也必定在年少时看过留有印象。美剧《我为喜剧狂》描述上层阶级对游艇和并购十分着迷。而在《杯酒人生》中,好酒不再是有钱人的领域,学校老师也如品酒师一般精通,这一点在剧中举足轻重。
写每一个场景,编剧都会走进去看看他的角色看到了什么。然后他挖掘一个文化符号用来丰富场景,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艺术融合,类推于角色。再一次,以第三样事物创造三边对话。
这么想吧,人要怎样用文字表达自己?解释他们在想什么、感觉什么?说什么该说的话?最重要的,做什么该做的事?他们用一切所知的小东西。可是他最先知道的
是什么?文化。不论是流行或秘密的文化,从正式教育中学来还是街角听到的,都是我们知道的重点。但我们还得在那文化里加上所有角色跟自然、城市风光、工作图景和宗教仪式相遇所产生的意象。并添上把这一切熟悉感编织在一起的,从梦中、从对未来的幻想、日日夜夜的冥想中生发出的所有图景。这种大量的整体经验造就了我们的影像宝库,激发出角色口中与众不同的对白。
下列四个案例说明了这些原理。
CHAPTER11
四个案例
◎《裘力斯·凯撒》TheTragedyofJuliusCaesar
场景安排:参议员A受欢迎有实力。参议员B嫉恨有加,希望联合受尊敬的参议员C制衡参议员A。B将C拉到一旁:
参议员B:参议员A如此受欢迎又有权力,跟他相比,我们都是小人物了。
参议员B说着被动与不透明的语言。没有比他的对白更没说服力、想象力、趣味的了。他的说法也许会令参议员C反感,但他的说辞没有意象和潜文本,所以没有生命力和深度。这个抱怨乏味到C可能只会听听罢了。
以下是世界最伟大的对白艺术家写的:
卡西厄斯:(对布鲁特斯)唉,老兄,他像一个太阳神铜像,跨越了这狭隘的世界,我们这些小人物在他巨大的腿下走着,窥探着我们不光彩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