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为什么喜欢我娘?”
我爹看了看我娘说:“你娘能过日子。”
我娘笑嘻嘻地说:“没啦?”
我爹赶紧说:“而且漂亮、聪明、贤惠、顾家、孝顺。”
百里香面馆在广场的街对面,这里有不少摆摊的,卖什么的都有。我们到广场的时候,天空慢慢下起了雨,那些摊主嘴里骂着晦气,纷纷开始收摊。
我娘就问我爹待会怎么回去,我爹说没事,他有办法。
这家面馆有两层,下面一层是大堂,上面一层是包间,进门的地方放了一块石头,刻着“静水流深”;大堂的灯光是淡黄的暖色,给人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用的桌椅是刷漆实木,装修的并不算富丽堂皇,不过包括地板在内的所有东西都很干净。大堂里坐满了人,他们大口地吃着面,吃得汗流浃背油光满面。几名穿着统一服装的服务员忙碌地走来走去,有的忙着擦桌子,有的忙着上菜,有的忙着给客人点单。
我们找个位置坐下后,我爹学着别人的样子笑着呼叫路过的服务员。
“您先等一下。”服务员端着盘子瞥了我们一眼,没有停下脚步地往后厨去了。
他看我们的眼神就像是看到了蟑螂,与店里温暖热闹的氛围格格不入。尽管我才八岁,也不免感觉到丝丝凉意,但是我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
很快,那名服务员从后厨出来了,他又跑到别的桌服务起来,完全没有往我们这儿来的意思。
我问我爹:
“爹,他为什么不过来?”
我爹笑着说:
“可能我们来得慢,他刚刚还有别的事没忙完吧。”
“是不是因为我们是乡下人?”
我爹摸着我的头,“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我在学校的时候,有些同学也会说我们农村的人是乡巴佬。”
“那是他们不懂事。我们只是来吃面的,又没有做坏事,没有人会看不起我们。”
十分钟后那服务员终于来了,拿着菜单问我们吃什么。
机会难得,我爹让我们自己决定。
我和兴荣抓耳挠腮地看着菜单,这上面大部分字我都不认识,更别说兴荣了,他都还没上学。于是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吃什么。
我爹就让我娘给我们点。
“要不我们都吃大排面吧。”我娘说,“孩子们上次。。。”
“四碗大排面!6o元。”我娘还没说完,服务员直接大喊着写了下来,“您是现在付么?”
“现在付。”
我爹拿出了一叠零钱,从里面数出6o块钱来给他。服务员离开了。
我娘轻声说:
“这儿的面少说比外面贵三倍。”
这家面馆的服务员动作慢,但厨师的度却很快,四碗面很快就上来了。还是那个服务员端上来的,他放下餐盘说:
“麻烦自己端一下。”
我爹和我娘先帮我们把面端过来,然后端了自己的,那服务员又走了。
面一放到眼前,我和兴荣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那块大排又香又大,我们夹起来都费劲,于是用手拿着啃起来,吃得满嘴流油心花怒放。我娘说慢点吃,又说别光顾吃大排,也要吃面,我们就拿起筷子吃面。
我们坐的是临街的位置,我旁边就是窗户。吃着吃着,我现我爹朝着我这边看,准确地说是朝着窗外看。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现窗外的台阶上蹲着个人。
我记得这个又矮又瘦的老人,他好像是对面摆摊卖菠菜的。刚才下雨的时候,他的摊位一直没人,等别人都收摊收得差不多了才跑回来。他手里端着一个饭盒,那盒饭菜刚才放在摊位上,现在被雨淋得都是水,变成了汤饭。此刻他正看着街道,一下一下地嚼着,仿佛已经与外面萧索的街道融为一体。
我爹放下了手中的筷子,走到旁边和一名女服务员说了什么,又递给她15块钱,指了指我们这边的窗外,然后跟着她去了后厨。不一会,我爹端着一碗面走出了饭馆的门,他来到窗外的老人旁边蹲下,把面递到老人面前。老人看到面,愣了好几秒,我爹笑着示意他端好,说让他不要再吃这些饭了,都被雨泡成这样了。他犹豫了一下,才放下饭盒把面接了过去。
“老叔,进来和我们一起吃吧。”我爹指了指窗户里的我们。
老人转头看了看我们,他摇着头,张开的嘴里不出声音,然后又把面放下,双手合十对我爹拜了拜。我爹这才现他是个哑巴,于是想去扶他,他拿开我爹的手,示意自己不进来,又挥了挥手,让我爹自己进来吃面,不用管他。我爹看了他好一会,只好自己走了回来。
我还在看着外面,老人蹲在那吃起了那碗面,他吃东西的动作很慢,也很笨拙。
我娘对我爹的举动没有感到意外,只是吃面的动作慢了很多,不时抬眼偷偷看我爹几眼,脸上都是得意。
我爹现她这样,就笑着问她:“你得意什么?”
她往前凑了凑,轻声说:“你就像我那根绣花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