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我大魏几万兵士!”
胡遵跪地,痛哭流涕不已!
然,一切却是皆都尘埃落定:“东兴伐吴,大败,惨败。”
无奈,也只得赶紧禀告司马昭。
司马昭、王昶、毋丘俭听知东兴兵败,只得烧毁各自营寨,勒兵而退。
一路败逃。
司马昭坐于马上垂头丧气的败逃之时,不由仰天长叹:“可怜我几万大魏兵士。”
不由流下泪来。
本就是为了建功,然,此次伐吴,不仅仅没有建功,收复东兴之地,反而被吴军斩杀并淹死、冻死者几万人,可谓责任重大。
如此回去,如何交代?
司马昭坐于马上,不由害怕起来:“此等惨败,只怕回去了要被削职!更甚者,人头不保。”
心中因此忐忑不安。
司马昭忐忑不安的看着一路也垂头丧气的部将,不由试探起来:“东兴之败,谁人当负其责?”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乃寻得一只替罪羊之问。
然这一句问,众将谁敢搭话?
皆沉默无言。
自然不敢说话。
说主帅当担责?
必然会惹恼司马昭,只怕不仅仅是吃不了兜着走,更有人头落地之嫌。
如果自己担责,恐怕如此惨败,没有谁人能承担的起,到时,只怕人头落地的不仅仅是自己,更可怕的是被夷了三族也未为可知。
唯有不答,是为明智。
“东兴之败,谁人担责?”
司马昭却是马上屡屡问。
即便如此,众将也依然默默无言。
胆大者,也只是仰天长叹。
“担责者,当为主帅!”
忽的一声响起,众将看去,乃是参军王仪。
这一声响,如同炸雷般,差点把司马昭惊落马下!
参军王仪说完,却是不看司马昭,大做大义凛然之状。
“一派胡言!”
司马昭终于无法忍耐:“主帅之议,皆来自于参军,为何只言主帅担责?”
此话猛然听起来,却似乎极其有理。
众将哪敢说话?
“左右,参军王仪出谋划策不利,致使此次伐吴大败,且与我捆绑起来,即刻路旁斩!”
左右一声喝,即刻把王仪拉下马来,三下五除二的就绑了。
“主帅担责!”
事到如此,王仪却是真的大义凛然起来,大声呼喊。
司马昭马上手指王仪:“身为参军,不思过错,然却如此无理,必斩杀于你!”
话音落时,只见左右手起刀落,把王仪人头砍下。
即刻用长枪插了,来回军中示众。
如此一来,更是无人敢再说话。
大军一路就此默然退回洛阳。
“诸葛诞领军不利,致如此惨败,必斩杀之以敬效尤!”
“还有胡遵,临阵脱逃,也必斩杀!”
洛阳朝堂之上,更是义愤填膺,群臣皆要问罪诸葛诞、胡遵。
眼见又是一场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