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太扯着嗓子道:“还要分配一批?今年不是已经分配过一批了吗?
这才四个多月哩,再来一批让他们住哪?
哎呦!我的天老爷哟!
这些知青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干啥啥不行,
又要来一批祸害我们大柳树村喽!”
第一年有知青下乡的时候,全村人都是抱着‘知识青年下乡支援建设农村’的希望来欢迎这些知青的。
后来……
后来不提也罢。
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
偶尔还有几个惹事精。
晏支书重重地吐了一口烟圈,“那能怎么办?每个县、每个公社、每个大队都分配了,也不光我们大柳树大队。”
瞧这事愁的。
晏老太太和李老太太两人在一旁唉声叹气的。
晏宁回忆着小说中的剧情。
今年第二批下乡时间不是八月底吗?
怎么时间提前了?
难道是蝴蝶效应?
小说中原主的剧情早就被晏宁改得天差地别了。
导致后面的剧情走向与小说中的剧情是两个故事。
但小说中的女主还没有和原主扯上什么关系,怎么女主的剧情也跟着改变提前了。
小说中男女主下乡插队的地方是黑省哈市红旗公社青山大队。
那现在剧情走向变了,男女主下乡的地方不会生变化吧?
晏宁在心里想着。
如果女主也提前下乡了,那京市东城区废品站那批东西……
几人又在院子里坐了一会。
晏老太太带着晏宁离开了晏支书家。
又上另一家去串门。
路上,晏老太太看向晏宁,语重心长的叮嘱她:
“宁丫头,以后你要是在村子里遇到那些知青,可千万别搭理,
女知青的心思弯弯绕绕的,麻烦多得很,
男知青更是不要脸,有些专门祸害村里那些不懂事的小姑娘,
你千万别搭理那些人。”
晏宁可是在二十一世纪看过不少年代文。
里面下乡插队的知青就没有风评好的。
那些男知青都是些什么货色她可是最清楚不过了。
晏宁挽着晏老太太带胳膊,“奶奶,我才不搭理他们呢!
您放心,你孙女我可是在京市长大的,
什么样的男孩子没见过,才不会看上这些歪瓜裂枣呢!”
晏老太太放下心来。
两人走了一段路,来到一家土墙青瓦房的院子门口。
晏老太太依然站在大门口喊了一声,“孙妹子,你在家吗?”
“徐姐,我在家呢!”院子里传来说话声。
隔了几秒,院门被打开,“徐姐,有什么事吗?”
话落,大门里走出来一个面容看着平易近人的老太太。
孙老太太走了出来,才看见晏老太太身边站着的小姑娘。
瞧着眼生,她心里也有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