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自从崔杼弑君,庆丰的侄子庆舍屠杀崔杼全族以后,齐国迎来了新君,而太庙之中齐国新君躲在香案之下瑟瑟抖,因为新君准备召集田、鲍、高、栾(Luan)四大家族在新任的丞相庆丰带领下共祭太庙。
然而本应该主事的丞相庆丰直接不到场,让侄子庆舍代表自己,同时田家也没有人到场,谁知庆舍一到场直接难指责四大家族意图弑君,谋害忠心爱国的丞相庆丰,在众人还没有反映过来,庆舍直接让自己准备好的甲士拔剑杀出。
同时鲍、高、栾,三家打着为了先君报仇的旗号,让自己准备好的人马同时杀出,一时间杀声四起庆舍被杀,可是庆舍刚死,高、栾,两家开始了内斗合力灭了鲍家。
两个家族刚刚准备平分齐国的时候,庆丰带着大军杀到,顿时太庙有开始了一场厮杀。
在高、栾两个家族被消灭之时,庆丰哈哈哈大笑已胜利者的姿态走进了太庙,而庆丰不知道的一阵箭雨飞来,庆丰和他的部下被田家的田无宇带兵所灭,这一场血溅太庙之战也落下帷幕。
在香案之下的齐国新君齐景公和晏缨看着结束一切的厮杀,不由充满无奈。
随着鲍、高、栾、庆四家的覆灭,齐国田氏一家独大,不久以后田氏代齐的传说被齐景公和晏缨知晓,齐景公急忙向晏缨问策,晏缨给了分田之策。
齐景公很快找到田开疆、古冶(ye)子、公孙捷三人委以重任,很快在晏缨谋划下,公孙捷等人大败晋军,三人结为兄弟,晏缨提醒齐景公勿让三人做大,可齐景公没有理会晏缨。
晏缨有一次辞官回东海,在晏缨走后田开疆、古冶(ye)子、公孙捷三人被田无宇收入麾下,齐景公无奈之下只有放下身份亲自去请晏缨回朝,恰逢楚国使者前来修好,可惜让人想不到的是田开疆、古冶(ye)子、公孙捷三人直接怒怼楚国使者,让可惜修复的关系变得无比紧张。
在宴会结束以后,晏缨对齐景公说自己亲自去楚国修复关系,在齐景公给了许多礼物以后,晏缨出前往楚国,当晏缨来到楚国得时候,现城门下开了一个狗洞。
晏缨顿时被气笑了,直接对楚国说到,大国出使小国当进小门,大国出使犬国才进犬门(狗洞),楚国乃是一等一得大国怎么会是犬国。
楚王知道以后直接让人打开城门迎接晏缨,有气的楚王开始刁难晏缨,不过被晏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完美的避开了自己身材和齐人偷盗的问题,晏缨的三寸不烂之舌和才智让楚王心悦诚服,晏缨也顺利的完成任务。
很快楚王亲自来到齐国为了两国的同好,宴会之上齐景公和晏缨等人悉数到场,宴会刚刚开始齐景公就向楚王和楚上大夫伍举奉上齐国所谓无比珍贵的万寿金桃,声称万寿金桃九十九年才有六颗,吃一颗可以增加寿命,在晏缨的安排下先给了齐景公和楚王。
而晏缨和伍举同为上大夫,在齐景公和楚王的要求下两个吃下万寿金桃,田开疆、古冶(ye)子、公孙捷三人看着剩下的两颗顿时口水不断。
晏缨看着三人,直接对齐景公说道让众臣有功劳最大者当吃万寿金桃,于是田开疆立马站起说出自己的功劳,吃下一颗万寿金桃,接着古冶子也立马说出自己的功能后迫不及待的吃下一颗万寿金桃。
而此时公孙捷委屈的站了起来说自己的功劳如何如何,晏缨立刻对公孙捷安慰,晏缨越是这样安慰,公孙捷越是委屈,差一点哭了出来。
公孙捷在众人的安慰声中,无比委屈和愤怒,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下拔剑自刎而死,接着晏缨由说上了几句,顿时让吃下万寿金桃的田开疆、古冶子二人无比惭愧也相继自刎而死。
这也是历史上着名的二桃诛三士,虽然晏缨除掉了田开疆、古冶(ye)子、公孙捷三人,但是晏缨没有高兴自己做的一切不过了为了姜氏续命而已。
晏婴预言“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
不久以后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
齐康公去世,奉邑入于田氏,姜姓吕氏从此退出统治齐国的历史舞台。史称田陈代齐。
-…………
“哎!”越女阿青看完以后不由叹气,见自己夫君还没有回来,在找起一本本的书籍,意外看到一本书名为《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越女阿青刚刚准备打开观看的时候,一只大手拦住了阿青。
“夫人,还不就寝吗?”王政一边收回了所有书籍直接上锁。
“夫君,去王宫为何如此这久?”越女阿青看着王政上了奇怪的锁以后,没有说什么,而是询问王政生什么事情。
王政告诉吴王阖闾要出兵攻楚,同时也介绍了孙武和伍员(伍子胥)。
“妾身真想去见见这位被夫君称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的男人!”越女阿青说完就让人把一些酒食拿了上来,在王政去吃夜宵的时候,越女阿青想打开书箱的锁,结果怎么也无法打开,只有不高兴的作罢。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是春秋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着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着有巨作《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全书共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英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着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