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点点头,缓缓说道:“如果十辆以上呢?价格能否再便宜一些?”
十辆?以上?师自强嘴角直抽搐。
身边只要出现一个万元户,那也是多少县城人羡慕的对象。眼前的小姑娘出手就买十辆车,至少是十万元户起步吧,这样的身价住他两块钱一天的招待所,还想着让自己便宜点,还是人么?
“白小姐,是么?”别列津对白杨没什么注意过,现在先要确定一下对方的名字,接着道:“我知道你们中国人有讲价的习惯,但是在我们这里,说出来的价格就已经是最低的了,不信你可以问那位康先生。”
说着向远处的康卫国挥挥手示意。
“这位康先生第一次通过人介绍来到这里,我们无论是他看中的五万的车,还是十万的,或者二十万的,无论高低多少,只要报出来的价格就是最终的实际价格,希望你能谅解。”
白杨脸一下冷下来了。
怎么老方法不管用了?你个洋鬼子怎么做什么生意呢的?买的越多适当让利不是很正常么?自己的算盘难道落空了。
另一边,看到康卫国慢慢向这边走来,别列津对白杨笑道:“虽然价格不能再优惠了,但是我们能在其他地方给予各位一定的优惠。”
优惠?
面对三人疑惑的目光,别列津并不着急回答,而是静静等待康卫国走近了才说:“康先生,你的问题解决了,这几位朋友正好可以解决你的批文。”
康卫国瞳中闪过一丝惊愕,吃惊的看向白杨。
别列津接着说道:“我想知道,各位,你们的贵国车辆进口批文都有了么?”
王富、白杨都看向师自强,他刚刚表示过自己有门路。
“这个……现在还没有,但是我们已经在办了,这个你不用担心。”师自强吞吞吐吐回答道。
听到这话别列津微微一笑,看了看师自强高原红的脸颊,然后用蹩脚的汉语缓缓说道:“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先生您是对面塔城县人吧,想必您应该是通过当地的旅行社,交一笔费用后才可以办理旅游车辆进口申请,是不是?”
“你……你怎么知道?”师自强吃惊的盯着这个“塔城通”的老外。
这确实是师自强找到的方法。
塔城县里卖车的,除了那些非法走私的,其他正规进口的车,都是托当地的旅行社关系,每年出钱通过它们弄几个进口指标批文。
旅行社也把这个作为自己的灰色收入,一面不停的报废,一面不断申请新的二手车。
谁让这一条图苏公路如此凶险,险峻的山路,糟糕的天气,时常出现大大小小各种车祸。而旅行社作为经常穿梭使用这条公路上的正常运营单位,理所当然会得到许多进口二手车辆的资源分配。
“因为,这个方法是我们想出来的。”别列津别有深意的笑道,“或者说,是我们通过与贵国合作的旅行社共同来完成的。”
原来,事情原委是这样。
八十年代初开始,不少边境边的中国人就开始从苏熊进口二手车,随着购买力和需求的不断扩大,华夏边境的管理开始加强,车辆被列入重点管制的进口物品,必须挂靠单位获得批条才能进口二,个人是不允许买的。
于是乎,边境另一方的苏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贸易逆差。对华夏日常生活用品需求不断扩大,但是自己能出口的机械和车辆等,虽然有需求,但是购买不断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