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司马望计退姜维大军后,即刻以败为胜上报司马昭,司马昭闻报大喜:“此正是两功同封之时。”
即刻上奏天子曹髦,升任邓艾为征西将军,前后共增食邑六千六百户。
邓艾自然大喜,便就留任河西,修筑界墙关塞,建立城寨以阻击西蜀再犯。
天子曹髦甚是喜爱司马望,便求于司马昭召司马望回朝,司马昭自然一口答应,并就顺势拜司马望为卫将军,领中领军,掌管禁军。
封毕邓艾、司马望,自然是平叛诸葛诞各路军马,一一也皆封赐。
王基、石苞已然封罢,此次平叛诸葛诞头功自然非胡奋莫属,遂封胡奋升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州诸军事,迁护军,加散骑常侍,甚为优厚。
封毕胡奋,其他将军也皆大封。
封毕各路诸侯,又封东吴降将,也皆拜官封侯,毫不吝啬。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一片大喜,朝政一片肃然。
然,各路诸侯封毕,却有一人未封,此人便就是司马昭。
此等时节,自然是奸佞附势之臣登场之时。
果不其然,此时的贾允见如今司马昭大封朝野群臣,群臣无不感恩戴德,然却独留自己不封,知司马昭必有九锡之想,只觉时机已到,遂趁早朝之时引群臣皆出班相奏天子曹髦:“前番大将军统领大军于寿春平叛诸葛诞之乱,大败诸葛诞与东吴联军,今又于寿春城兵救援魏蜀边关,遥相指挥邓艾、司马望屡挫蜀汉姜维犯边大军,两捷皆大将军司马昭心怀大魏社稷,殚精竭虑运筹帷幄,调度有方之德,既然大将军功德巍峨,理当进位晋公,加九锡。”
天子曹髦御座之上听闻贾允如此谄媚司马昭并携群臣施压自己,不觉甚是厌烦贾允,只怒眼贾允:“若果朕掌了大魏朝权,第一个便就灭了此等奸佞之臣。”
然,虽心中恼恨贾允,但见朝堂上下群臣皆都附议,知如果今日不稍作表示,只怕早朝便就散不了,遂只得悻悻而言:“大将军此次平叛诸葛诞之乱时带军屯于寿春丘头,据于丘头调兵遣将,终把诸葛诞斩于颖水之畔,功莫大焉,既然如此,朕意把丘头更名为武丘,以此来昭大将军平叛诸葛诞及东吴联军之功德。”
贾允及群臣听完,皆都伏地叩头:“陛下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马昭站于御座之侧,不觉也面露喜色。
然,就在贾允及群臣山呼完万岁,等待天子曹髦大殿之上赐封司马昭进晋公位、加九锡之礼时,天子曹髦却是稳坐御座之上一动不动,闭口不言。
贾允殿下跪着,不觉抬头:“难道天子不封?”
抬眼看去,果见天子无封之意,心中不由大恼,便就抬头大声呼喊:“陛下,当赐大将军司马昭进晋公位,封九锡之礼。”
声音之大如同炸雷,只在大殿之上环绕。
待贾允奏罢,群臣也皆看向天子曹髦,然却是见天子曹髦竟然只是稳坐御座之上,依然低头不语,一言不。
群臣顿知:天子曹髦不想赐封司马昭进晋公位,九锡之礼。
御座之旁的司马昭如何不看的一清二楚?
司马昭但见天子曹髦如此无动于衷,不由心中大恼,遂就猛然起身,一言不,便就拂袖转身愤然离殿而去,至大殿外,直携五百贴身铁甲兵坐辇出宫。
贾允及殿下群臣看着司马昭愤然离殿而去,皆都吓得大汗淋漓,瘫坐于地。
天子曹髦更是栗栗坐于御座之上,一时不知所措。
幸好大殿之上太监反应快,便赶紧大宣:“退朝。”
一声退朝,一时间,大殿之上便空无一人。
天子曹髦看着空荡荡的大殿,不由惊吓痛哭:“朕位不稳也。”
颤颤抖抖的在太监搀扶之下退朝而回嘉福殿中。
天子曹髦嘉福殿中越思越怕:“看如今形势,如果不依了奸臣贾允之意,只怕朕命当休,朕如何不知?”
无奈之下,只得伏案拟了圣旨,进司马昭晋公之位,加九锡之礼。
拟罢即刻命太监送去司马昭府中。
且说司马昭大殿之上愤然离殿,到了司马府更是大雷霆:“当今天子好不知趣,竟然不知我司马氏对大魏之忠,胆敢于大殿之上羞辱于我!”
正在大雷霆之时,却是见太监颤颤抖抖而来:“皇帝圣旨到。”
司马昭听闻皇帝圣旨到,遂就压压怒火:“只让进府来。”
不时太监到堂宣旨:“陛下进大将军晋公位,加九锡之礼。”
司马昭听了,却是恼恨的摆手宣旨太监,狠狠的吐出两个字:“不受!”
太监无奈,只得赶紧退回嘉福殿回禀天子曹髦:“大将军面色铁青,只言两字不受,便就打了陛下圣旨。”
曹髦听了,叹口气:“如何就能即刻受了?无非心中想要,偏又要做做样子,非三让三辞方可。”
遂又圣旨与司马昭。
自然又是不受。
如此三番,三让皆不受。
天子曹髦四拟圣旨,拟毕交于太监:“汝只管去,三让已三辞,此次必然会受。”
太监听了,赶紧携旨又到司马府,然,到了司马府,却是见司马昭坐于案前,一动不动:“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