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晋中镜讲的什么 > 第二百零九章 卷尾篇 幕落又幕起(第1页)

第二百零九章 卷尾篇 幕落又幕起(第1页)

今日整个军营处于高度备战状态,全体将士身披铠甲、手持锐利的兵器,弓箭上弦,张弓待,主簿祁弘就站在训练场外,一脸凝重,他还在等颍川书院那边的消息,可是已至天黑,都未有任何消息传来。

这时一辆牛车驶至营门口,却直接被看守的士兵拦下,守卫营门的都尉道:“这是军事禁区,闲人不可入内。”

车帘微动,递出来一封信,随从便把信交给那名都尉,说道:“把这封信交给博陵公,他看后自会见我家主人。”

虽然都尉不知这车内是何人,但这通幰牛车绝非一般的士族子弟所能乘坐,他也不敢怠慢,疾步奔向大帐。

须臾,有人传令打开营门,这辆牛车缓缓驶进军营,到了大帐前,一身素服的中年男子下了车,望了一眼正要去领罚的都尉,剑眉微微蹙起,疾步走入大帐。

王浚仍旧看着那封信,竟然已经有人代王浚拟好了辞呈。

“臣出身太原王氏,又幸上天眷顾承袭博陵郡公,世受国恩,食君禄,位居将相,既不能上体圣忧安社稷,又不能下严军政苏民困,因臣愚昧,被奸佞小人蒙蔽,致使洧仓漕粮缺失,险些造成许昌动乱,臣之罪已不可以昏聩名之,误国误民,实不堪镇守许昌之任,倘蒙圣恩,准臣辞去东中郎将一职。”

王浚倒像是在念别人的辞呈似的,嘴角噙着不明的笑意:“楷书功底如此深厚,想必是出自于逸民兄之手了,我听闻逸民兄正在撰写《辩才论》,要对古今精义都进行辨析解释,着书立说既费心费神又费时,你怎么还会有余力关心起我来呢?”

裴頠曾向司马衷谏言,王浚心术不正,不能对其委以重任,并不是因为王浚的母亲出身贫贱,而是王浚继承了其父王沈卑劣的人格,当年王沈出卖曹髦,因告密之功获封侯爵,甚为众人所非议,现今王浚的所作所为与他的父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王浚也看不惯裴頠,对于朝中百官来说,裴頠的出身无可挑剔,又在朝中德望素高,总是心系社稷忧国忧民,可他这样的辅国重臣在王浚的眼中,也只不过是看上去近乎完美罢了,完全是靠着和贾家亲密的外戚集团才迅上位,此刻王浚对裴頠代拟的这份辞呈也是嗤之以鼻。

裴頠落座后,神情淡然道:“京陵公关心你在许昌的处境,让你辞官,是他替你做的决定。”

“堂伯年纪大了,脑子也糊涂了,很多事情他已经不能做决定了。”

王浚把信放下,捋须继续道:“逸民兄轻车简行来到许昌,我还未尽地主之谊,你反倒是亲自来我这驻军营地,刀枪无眼,如果你被巡防兵误伤到了,我又该如何向你的岳丈王司徒交待呢?”

裴頠抬眼望向了他,问道:“你想让繁阳镇上的火灾蔓延到许昌吗?”

王浚呵呵一笑:“天灾人祸,世事无常,有的人躲的开,有的人却躲不开,寇太守心怀百姓安危,准备在寺庙里设坛祈福,颍川众多学子们到时也会去,这应该比校庆有意义多了。”

裴頠肃然道:“突天灾,为百姓祈福,不仅是太守应尽的责任,也是你作为许昌镇将的职责所在。”

王浚又笑道“寇太守在颍川可是做了不少的事,陛下未必全都知道,也该有个人及时告知陛下才是。”

王浚知道寇褒是太子的门生,裴頠定然会设法维护他,王浚此言,就是在告诉裴頠,如果繁阳镇生的事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么火灾还会迅蔓延到洛阳。

裴頠加重了语气道:“没有京陵公在洛阳帮你善后和收拾局面,你王彭祖又如何安坐军帐?”

王浚笑道:“我出镇许昌,是陛下和皇后的信任,而非堂伯的推荐,话说回来,堂伯向来对我不满,多年来各种打压和限制,我还不如他的门生故吏,少了他这个阻碍,我又何至于只出任许昌镇将?”

裴頠道:“王彭祖,这不是京陵公一个人的决定,而是太原王氏族长及宗族长老一致做出的决定,不管你同意与否,你必须接受。”

王浚道:“在我面前不要再表现出那种高高在上的权威,你已经不是裴侍中了,我倒是不介意和你一起变得不幸。”

“在这世上,没有人是一直被上天眷顾的宠儿,不要妄想寥寥数语就能把一切罪责都推得干干净净,且不说枣嵩是否涉及那件廖渊杀妻案,若非当年有人为了填补军费亏空私自卖给羌胡铁器,并拉拢羌胡,齐万年何以率众起一场长达四年的叛乱?”

王浚冠冕堂皇的道:“我所做的皆是为了朝廷,无愧陛下与皇后。”

裴頠声音低沉却有气势:“当年这个军费亏空案是被我压下来的,如今我也可以把此案重新翻出来,陆云应该会主动接手此案。”

王浚目光闪烁,该案皆由赵王而起,在赵王镇守关中时侵吞了巨额军费,弄出这样大的亏空,王浚便想了这个办法帮赵王补上这个窟窿,他自认为深谋远虑,没有留下任何把柄,想不到裴頠竟然还是查到了他的身上,既然裴頠言至此处,必是手上握有他的证据,权衡利弊之下,他最好接受这份辞呈。

裴頠又道:“洧仓漕粮缺失,守仓吏担心事,便故意放火毁坏仓库,事后这名纵火的仓吏在家暴毙,想来那仓库本来就是空的,漕粮早就被人分批运走了,恰好火烧洧仓时庾瑕在府中称病不出,他倒是不知情的,不知王中郎对此知情否?”

王浚心中纳罕,洧仓从未有过失火,那么裴頠的弦外之音似乎是借用洧仓之事暗指五年前的洛阳武库大火。

“许昌城内有几个粮商,甚是奸猾,或与漕粮缺失有关,如伦家、荣家,炅家,营家,岳家和永家。”

王浚担心失去兵权后遭受政敌秋后算账,凭裴頠的能力自然可以保他平稳过渡,故而他才把自己知道的真相吐露出来。

裴頠神情凝重,王浚所指的正是赵王、梁王、齐王、成都王、东海王以及河间王,他们六王拿走了武库的大半军械,置朝廷于不顾,各个狼子野心,这个晋朝到底还能维持多久?想到此处,裴頠蓦然阖目。

王浚又提醒他道:“这些粮商中伦家势力最大,此人贪婪至极,欲设计除掉少主,谋取许昌城主之位。”

裴頠闻之震惊不已。

王浚言尽于此,他虽退场,但一场真正的生死局正在洛阳悄然上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