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时间里,楚昭竟又换了一身白袍。
只这白袍已非白日那看着素净实则贵重的流光锦,而是极简单的白刍麻。
连发上的玉冠也换成了白丝缎。
丝缎垂下来,连着那长发如瀑般垂落,光背影看去,便有种清减的欲仙之感。
姜瑶叹一声美人,收回视线,对着上首行了个礼:“夫人。”
“二郎君。”
她问了声好。
上首位长公主自她进来,便观察于她。
但见小娘子规行矩步,礼仪齐全,福身时肩背平直,裙裾不摇不晃,又瞧她那细薄伶仃的肩颈,到那发髻上边金背梳,最后到那如花娇艳的脸庞。
年少慕艾,是常事。
但引得对方亲自求娶,却非常事。
长公主语声发沉:“姜娘子,好本事。”
姜瑶自然听出她语中不悦,却不知自己近来又哪儿招惹对方了,长公主却不再看她,只将目光落到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的二儿子,道了句:“二郎,将名册给姜娘子。”
名册?
什么名册?
姜瑶就见楚昭应了句“是”,而后转身,规规矩矩将手里拿着的东西递给她。
两人对了一眼,姜瑶便将名册接过去。
册子递到手里,还留有对方的余温。
姜瑶掀开名册。
里面写着各家姓名:
李临,礼部员外郎第二子,生性勤勉,性敦良温厚,不好二色,自小便苦读诗书…家中还有一长兄,三妹…
下一页还是:梁昇,忠勇伯府庶二子次子,性笃实,苦练功夫,已与祖父分府令过,家中……
一页页翻过去。
姜瑶心中已有些了然。
“姜娘子,这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事先还让二郎调查过,俱是身家简单、家风清正之辈,儿郎也算得努力上进,性格敦厚。”
“你且挑一挑,明日法会上,一齐相看了。”
姜瑶:……
果然是相亲。
不得不承认,对她一介寄住国公府的孤女,长公主这一番绸缪,已算得苦心孤诣了。
若非有大乱,她怕是也愿意。
有北梁公府照料,选的又是低门,只不强求爱,以她性子和身份,必定能过得很好。
可惜,她得待在国公府,以便在大乱来时,跟着长公主一块出逃。
姜瑶打定主意,明日必是要将这相亲搅黄了,面上却还是盈盈一笑,说了句:“多谢夫人。”
甫一抬眸,却对上楚昭的眼睛。
那眼如墨玉幽邃,不等她明白他眸中含义,楚昭已转过身去,对着长公主拱手:“母亲,无事我便出去了。”
“去吧。”
长公主挥挥手。
楚昭躬了躬身退下,经过她时,姜瑶就听“嗤”的一声,很轻的一声,也不知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抬头,却什么都没看到,只见楚昭已经过她,白楮纱摆轻轻飘落。
她便又低了头。
长公主看着这一幕,心一跳,旋即又似漫不经心道:“不过,若你觉得这等低门不满意,倒也可考虑考虑鲁侍郎府。”
鲁侍郎?
鲁莲家?
若姜瑶没记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