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教师和医生群体的子女,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较高,他们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知识面广泛,脑瓜子灵活。
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基本都出自这些家庭。
而农民、工人和生意人的子女,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他们从小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即使后面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考上好大学。
当然,也有例外。
比如陈雪这样的,母亲是个没文化的农民,从小没培养过她,但她天赋异禀,脑瓜聪明,靠自学就比绝大部分人考得还要高。
另一方面,鉴于这两人父亲的身份,能够为自己的事业提供不少助力,自己也在他们身上花了相当的功夫。
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再无私的老师,也不可能把精力平摊到每一位学生身上。
高考考的是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而不仅仅是学生本人。
凭什么你十年寒窗,就抵消人家三代人的努力?
统计下来,他今年的战绩是:
燕大,一个,录取率o。625%。
一本,五个,录取率3。125%。
本科,四十八个,录取率3o%。
专科,九十个,录取率56。25%。
总录取率,9o%。
落榜率,1o%。
当然,这只算了四个高考班的16o人,如果加上四个毕业班的24o人,录取率就不是腰斩,而是大腿根斩了。
但放在整个大治市,也是非常亮眼的成绩了。
特别是有一个全省理科前三甲,哪怕一中、二中这本市两大名校,也是没有的。
他现在的问题是,中坚力量断层。
专科、本科一大堆,本科很少,211和985一个没有,全靠陈雪一个人在给自己支撑门面。
等她去了燕大,明年就要为重点名额而愁了。
小师妹,你能再复读一年吗?
他不无恶趣地想道。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就算陈雪肯留下,她今年已经是Top8,哪怕明年考了75o满分,也依然属于这一档,不算作新名额的。
在原先那个世界,很多考生的分数达到了Top8,但不够燕大或水木,经常会选择复读一年。
但在这个世界,此类情况并不多见。
因为你即使考上了燕大或水木,也属于Top8这一档,不算作新名额,没有学校愿意收留和培养你。
况且燕大和水木也只是资源相对多一点,并没法将另外六所高校甩开一个身位。
要想在南方地区当高官,金陵大学、震旦大学、交通大学和西湖大学这四所名校的文凭更好使。
要想在西北地区当高官,兰州大学的文凭更好使。
要想在西南地区当高官,西南联大的文凭更好使。
燕大和水木只是在北方地区占据了显着优势,京城的省部级高官,一大半都出自这两所名校。
但到了更高的层面,燕大和水木的优势又不明显了,因为要五湖四海,平衡全国各地的利益。
光有燕大、水木的人马,其他地方的人不服气,政令就难以四通八达。
一般来讲,东北、华北、西北、中原、江南、粤南、西南七大区域的代表比例是一样的。
既看出身,也看学历。
如果一名自幼在临安长大的学生,考上了燕京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国际庄工作,那他就是江南和华北各占半个名额。
实际情况比这更复杂,算得更细。
如果一位领导履历丰富,曾辗转多个地区,可能就会计算成三分西南,三分华北,二分中原,一分西北,一分东北。
多地为官,有利有弊。
利是视野开阔,经验丰富,人脉广泛。
弊是缺乏大本营,根基不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