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颜一脸无所谓:“眼下我正忙,里正阿叔他们也在帮忙周旋成药一事,时间有限耽误不得,还是等事情处理了再摆席面吧。”
张氏也觉得有理,又说了二房送来不少布匹一事,打算给他们提前做秋衣。
王书颜淡道:“这二伯母倒是挺大方。”
昨天,二房的洛氏叫人送来了春夏秋冬的布匹,每个颜色各两匹,虽然布料一般,但赢在数量多,说出去也体面。
吃完饭,二郞三人帮忙收拾完碗筷,便跑去马厩喂马。
家里买了马车后,王书颜将原来的竹屋请老雷公改成马厩,二郞三郞对家里有马车一事最为兴奋,每天都是又害怕又兴奋的想摸摸,两兄弟一天到晚吵着要给马儿喂马,一人喂白马,一人喂红马,只有元正一脸从容,不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为了避免被马误伤,王书颜定了规矩,不许在她不在的时候进马厩喂马,不然吃巴掌。
张氏怕马,清理马厩的工作只能交给王书颜,后来,阿正见王书颜天天往外跑忙得脚不沾地,便主动揽下这活,王书颜观察两天见他不害怕又是体贴想帮她分担,便由他去了。
有了新马车后,挥的作用其实挺大,王书颜让周颂卿只要需要采买,都可以让小厮过来驾车。
而方子口村的村民们打从知道他们盖新房后又买了大马车,有眼红有羡慕,私下议论的自然不再话下。
苏大娘跑过来说起这事,王书颜一脸无所谓:“无所谓,嘴巴长在人家那,我管不着,只要别让我听到。”
……
李大夫医馆里,周颂卿听完李大夫说完昨天金大夫要买方一事,骂了一通后问道:“还有两日唐大夫就下山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去一趟‘益寿堂’?”
王书颜却道:“我们可以先进山采药吧,方子口村这片山的藿香应该也不少,征集一些人手先以采药为主。”
她的想法眼前很简单,远的够不着,就在眼皮子下功夫,总好过干等。
李大夫蹙眉:“那瓶子呢?老二说瓶子的量太大,窑铺都不敢接多,都只愿意接五百个数量,有两个稍大的烧窑铺也才敢接一千个,工期要二十天。”
这是李大夫二儿子刘仲邈带回来的消息,东凑西凑,也才够五千瓶不到,还差一大半的数量。
通州县六镇十三乡,烧窑铺也才五、六间,这么大的量,因碍于时间太短,虽心动却不敢接,都默契的只接可承受的范围内。
王书颜揉着涨的额鬓:“那就,有多少算多少吧。”
一个成药从里到外要解决的问题简直是多如牛毛。
李大夫愁眉不展点头道:“你那两个叔已经托人打听别镇的烧窑铺和藿香,如果有合适,我们就在别镇下单采卖。”
王书颜:“也只能这样了。”
今天已经第八天,过两天梁小将又会过来勘察,眼下泡好的药只有五大缸,只够三千多瓶,还差十个大酒缸没有入药浸泡,拖一天,成药的度就会慢一天。
周颂卿道:“那我先征集采药工,可有什么要求吗?工钱怎么定?要多少人?”
王书颜点头:“只有一个,做事须严谨,工钱按数量算,一斤三十文,多劳多得,愿意干的话,多少人都行,不严谨的话一个都不要”
周颂卿点头:“行,我先把这事给你安排妥当,过几天有个乡绅要回村出资建‘学堂’,这是村里的大事,也是好事,我到时肯定会忙着招待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