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再想想吧。”米粒儿深叹了一口气。
“二姐!”禾苗儿恨其不争的瞪着米粒儿。
“二姐,你打小就温柔善良,但有什么事儿总是自己放在心里,自己难受不说出来,这一点儿真是不好。家人是要来干什么的?你有事儿连家人都不说,你让家里人情何以堪!”
米粒儿抬头看着自己的三妹,眼泪止不住的流。
“苗儿,我怕家里人跟着我难过。”
“就算跟着你难过也是应该的,谁让咱们是家人呢?你早说出来,大家都可以跟你一块想办法不是?”
“我不管,你等着,我去找二哥!”禾苗儿说完就风风火火的跑出钟府。
米粒儿还为去不去京城纠结着呢,第二天一大早禾苗儿和二哥学孟就上门了。
虽然米粒儿和禾苗儿跟学孟不是一个娘生的,但从小看着她们长大,学孟对她们的事儿非常上心,不比自己亲妹妹差。
一看学孟上门,钟老爷钟太太亲自迎到前厅叙谈。
寒喧之后分宾主坐定,学孟先开了口:“钟叔钟婶,我这次来呢,是有点儿事儿想跟您二位商量一下。”
钟老爷笑了笑,说:“贤侄总是这么客气,有什么事儿直说就行,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尽力去做。”
“叔婶,这如斯去京都两年多了吧,这么长时间也没回来过。虽说我没出去上过洋学,但也明白读书不容易,这两年又兵慌马乱的,不回来也正常。”学孟说到这里停了一下。
钟老爷夫妇听他这样说,心里也舒坦了一点儿。毕竟自己儿子做得不对,自己打也好骂也罢都无所谓。但要是外人过来褒贬一顿心里还是不舒服的。听学孟先给儿子找了个好借口,也跟着微微点头,面露喜色。
学孟看了两夫妇一眼又继续说:“我记得如斯的学业一共是五年,这也去学了四年多了,差不多快到毕业的时候了。咱是自己人咱明白是咋回事儿,但外人不知道啊。
如斯毕竟结了婚,有妻有子,一直不回家好说不好听,我们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怎么说也是街面上响当当的人物,让大家传那些闲话是真的挺让人没脸。
再说了,就算不为咱的脸面想,也得为小夫妻想想啊,他们常年不在一起,那真算不上什么夫妻了,更不要谈什么夫妻感情了。所以跟家里长辈商量了一下,如斯不能回来,是不是让米粒儿去京都找如斯,正好如斯也该毕业找工作了,工作后再没个人照顾着也不方便,米粒儿过去呢正好可以照顾一下。叔婶你们看看怎么样?”
儿子的确过分,钟老爷夫妻心里明镜一样。如斯之所以不回来就是因为看不上米粒儿,一心想着什么婚姻自由,想着要什么民主独立,不要包办婚姻,所以才非得闹着要离婚。这两年要不是两老一直坚决反对,这个家早就散了。
通过这两年多的相处,米粒儿真是个好孩子,那个臭小子先入为主,从来也没去了解过米粒儿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坚决要离婚,真是个没福的。
听学孟说得这么婉转,又处处替自己和儿子想,钟老爷哪里还好意思再去争辩什么。
他呵呵一笑说:“学孟啊,其实我老早就想过这事儿,说实话如斯一人在外我也真是不放心,无奈承恩还小,就没想让媳妇奔波。再加上局势不好我更不愿意媳妇去吃这个苦了。”
“是啊,如斯每次来信都说学校生活条件艰苦,前几年一直住学生公寓,今年为了找工作方便租了一间四合院,说是大院子住的人挺杂,条件还不如住学校公寓,就怕粒儿过去受苦啊。”钟太太也接着说。
“我不怕吃苦的,只要能跟如斯在一块,就算点儿我也愿意。”一直躲在外边偷听的米粒儿连忙跑进来说。
三人看到米粒儿都吃了一惊,没想到米粒儿会这么冒失的跑进来。
禾苗儿也跟在后边走了进来。她一个不小心没看住二姐,让她闯了进来,禾苗儿有点儿不好意思的看着她二哥。
说实话米粒儿听明白二哥的话后,心里是欣喜的,两年了,丈夫的不好她都忘了,一心想的都是丈夫的优秀。可能人就是这样,分开时间长了,留在心头上的都是对方的好,而那些不好却选择性的遗忘了。
小承恩越长越大,也越长越像他爹爹,米粒儿面对着儿子,更加思念在外的丈夫。更渴望丈夫能够回头,渴望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学孟看了米粒儿一会儿,对米粒儿的莽撞,他能理解。
他把目光收回转向钟老爷夫妇,说:“就算临时生活苦了点儿,那也未必是坏事儿,年轻受苦不算苦,二妹自小生活在乡间,什么苦没吃过,所以这点儿上二老尽管放心,粒儿过去对如斯的生活多少也有个照应。”
钟太太笑着赶紧说:“那是那是,如果媳妇能去照顾如斯,我们也放心。”
钟老爷也跟着说:“亲家如此体恤斯儿,我们夫妻当然是没有任何不可的。”
“既然叔婶都同意,哪咱定个日子,我亲自送二妹过去。”
“那就有劳贤侄了。只是京都那边什么情况咱还不清楚,承恩就不要跟着了。”
“我也是这个想法,等二妹过去看看情形,找合适的机会再接承恩过去也不晚。”
“京都那边我有个合作伙伴,要不我提前打个招呼,让他去车站接一下?”
“不用了叔,这段时间我四叔四婶还有我大妹都在京都,我给他们封电报,让他们去接一下就行了。”
“那也好,真是麻烦亲家一家了。”
“都是自己人,叔不用客气的。”
“那咱就这么定了,定好日子我们就动身。我也好久没见承恩了,过去看看承恩我就回去,叔婶也累了半天,休息一下吧。”
看着学孟和谷穗儿离去的背影,钟老爷夫妇感慨良多。
这个媳妇包括她的家人真的是极好的,要不是儿子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所谓新思想,这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个家啊。但愿这次米粒儿去京都能换来儿子的回心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