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华国没有奢侈品,只不过是他们没见过而已。
王传承闻言,眼底滑过一抹笑意,“既然你没什么意见,那我就按这个标准定价了。”
“定吧定吧。”
杨江离站起身活动了一下,“那个订单先别动,下午你跟我去趟军区。”
“好。”
。。。。。。
军区。
杨江离带着王传承找到了胡主任。
“上次您拜托我找的赚钱的法子,现在已经有眉目了。”
胡主任闻言连忙给杨江离和王传承倒了杯茶,忙不迭地问:“什么眉目?”
杨江离:“蚕丝被加工出口。”
胡主任:“。。。。。。”
胡主任懵了,“你不是搞刺绣的吗,怎么突然跳到蚕丝被加工上来了?”
杨江离一脸促狭,“我是搞刺绣的,难道你要让那些人跟我一起搞刺绣吗?”
胡主任:“。。。。。。”
她这是问了个什么问题。
看出胡主任的郁闷,杨江离笑了笑,开始说正事。
三百床蚕丝被,仅内胆填充就要六百斤,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作坊内的蚕丝主要供应缫丝和纺织,那些品质不过关的都被大家洗洗后自己留着用了。
南湖村的蚕丝要供应花线厂,送到军区的每个季度毛重大概在四百斤左右。
去去浮毛,再煮一煮,扯成蚕兜晾干,就更少了。
胡主任轻叩桌面,“这个我有办法。”
听她这么说,杨江离就放心了,“那原料这块我可就不管了。”
“对了,您这有会做蚕丝被的吗?”
胡主任:“。。。。。。不清楚,你让我调查调查。”
杨江离点头,“蚕丝被这块暂时是我们王总负责,您接下来和他谈吧。”
说完,她慢悠悠地离开了军区。
蚕丝被加工出口只是个开始,等到销量上升,收购蚕茧也成了其中一项工作,胡主任的问题才会真正解决。
蚕茧只要质量好,从哪儿收都行。
栽桑养蚕并不难,等那些不好安置的退伍兵都学会了这门手艺,就可以回乡创业了。
军区可以在一开始提供金钱上的支持,等到大家的养蚕事业都走上正轨,军区可以直接从他们手里收蚕茧。
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
回到杨家老宅,杨江离把最近的事告诉了外公和外婆。
杨怀远满是欣慰地看着杨江离,“你这个办法好,既解决了退伍军人的生计问题,又解决了作坊原材料的供应问题。”
“现在最重要的事销量,没有人买,再好的想法都是纸上谈兵。”
姚思文思忖,“乖囡,你有没有办法打开销路?”
杨江离沉吟一声,“我心里有想法,但是目前还不能实施。”
或许,她应该找钟主任好好谈谈。
姚思文摸了摸杨江离的脑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开口,可千万不要跟外公外婆客气。”
杨江离甜甜一笑,“知道了,外公外婆。”
半小时后,王传承来到杨家老宅,两人在回去的路上讨论了蚕丝被的销路问题。
这东西如果处理好了,惠及的将不仅仅是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