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 > 第52章(第1页)

第52章(第1页)

喝了口茶水一起聊天:「闺女,你这船上收拾的真是乾净利索,看来还是你们女人厉害,走哪都弄的利利整整的。」老卢大叔上来先一顿夸。

杨大叔起身看了一下鱼舱,:「哎呀妈呀,你俩快点过来看,陈红这马上要爆仓了,你这是钓了多长时间了,咋钓上来这麽多鱼呢?」

老卢和表弟都拥过去伸头一看:「哎呦我的乖乖,这都是你钓的?你这些鱼,我们仨合一块也比不上你的多啊!除了这3箱鮁鱼,你这都是大活鱼啊,怎麽一条小杂鱼也没有呢?」

陈红笑着说:「太小的鱼我都给放生了,杂鱼我都做了鱼饵了。就只留下这些好点的鱼了。」

三个人都说:「这可没法比了,我那船上,三个人才钓上来100来斤鱼,我这还觉得今天收获不错呢。这和你一比,我们三条船捆一块也比不上你一个人呀!」

老卢更是厚着脸皮请教陈红:「闺女,你是不是有什麽诀窍,能不能告诉大叔?」

「我也没什麽决窍呀。要说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比别人舍得花钱买装备,我船上有两个电绞轮两根海钓竿,手抛竿我买的也是快2000块钱一根的好竿。

再就是我开船走的远点,不爱和人聚一堆。」

听了陈红的话,又看了看陈红的鱼竿。

三人对视了一眼,老卢说:「我两套鱼竿才1000多块钱呢,上次绷断了一根,你婶唠叨了我一天,才给我又买了一根新的。

那根新的我看着质量更次,不超过500块钱,你婶还心疼的不行。你这海钓竿一看就好用,这根你花了多少钱?」

陈红看了一眼老卢手里的那根鱼竿:「叔,你老眼光真好,你手里那根是我船上最好的,碳素竿4000,电绞轮3000多,一套不算鱼线鱼钩7000多块钱。

李叔手里那套便宜点,鱼竿加电绞轮一共5000来块钱。最便宜的是杨叔用的这根手抛竿,鱼竿加纺车轮不到3000块钱。」

听了陈红的话,老卢吓得一哆嗦,赶紧用力抓紧鱼竿,生怕手一松给掉到海里去。

「你这光三根鱼竿就15000块钱了,这也太贵了,别说你婶了,就是我自己也舍不得花这麽多钱去买呀!」

正说着话,杨叔手提鱼竿一刺,有鱼上钩了,老渔民钓鱼的技术是绝对厉害的,花了七八分钟,老杨钓上来一条6斤多的青石斑。

老卢和表弟都围着他,看着他和下面的鱼对攻,直到石斑鱼露出水面,老卢才把海钓竿交给陈红,拿起抄网帮着把鱼抄上甲板。

看着这条大石斑,三位大叔都很兴奋,:「聊个天的功夫,还能上条大鱼,太好了,这条鱼300多块了,一天能上这麽五六条,就很有赚头了,我都半个多月没上过这麽好的鱼了。」

老杨却摸着鱼竿激动地说:「回去我也买一根这样的鱼竿去,比我那根好用多了,这条鱼要用我那根竿,钓上来都费劲。石斑鱼劲多大多猛,这鱼竿钓起来太省劲了。

陈红,你在哪买的,把地址给我发一下,太贵的买不起,3000来块钱咬咬牙还是可以的,大不了半年不喝酒了,省下酒钱买鱼竿。」

李叔也上前接过竿试了试,:「手感非常好,这也是碳素竿吧!」

说着从桶里拿了几只海蚕挂上鱼钩,姿势优美的甩钩入海,调整鱼线下水的长度:「陈红,下面几米有鱼?」

「李叔,我都是放线十七八米,再长容易挂底,下面是条大水沟,你面前的位置水深在20米多一点。」

边说着话,鱼线已经下到了18米,李叔第一次在这个钓点钓鱼,心里没谱,保险起见,就摇动纺车轮又收回一米鱼线。

刚锁死卸力,手里的鱼竿就有了动静。李叔稍一停顿立即提竿刺鱼,凭手感就知道中鱼了。

边和海底的鱼周旋着,边对大家说:「感觉不对,好像是石斑也好像是鲈鱼,重量不轻,得有小20斤,看来是条大货,表哥来帮我一下。」

李叔一边大力摇动纺车轮,一边间或停顿一下,等下面的一轮挣扎甩腮就抽竿打断节奏,五分钟才收回2米鱼线。

终於收收放放几轮对攻以後,水下的鱼挣扎的不太剧烈了,李叔开始收线。他把鱼竿在肚子上,左手持竿,右手吃力的摇动纺车轮。

看到他青筋暴起,满头大汗,等在他身边的老卢赶紧接过鱼竿,替下了他。

上手一收线,老卢就说:「不对,这一竿最少两条鱼,挣脱的方式象有石斑,也有鲈鱼,它们劲没往一处使,不然更费劲才能拉动它。」

陈红偷偷往水下一看:还真是一条石斑,一条鲈鱼,还有一条一斤重的鲻鱼(乌头鱼)。

老渔民几十年的经验是真没说的,人家一上手光凭鱼挣扎游动的力道和方向就能判断出是什麽鱼。

自己却是凭着视力好作弊直接看到鱼了,如果是晚上光线不好,自己的视力就无用了,还是老渔民厉害,闭着眼睛人家也不防碍钓鱼。

随着大家在旁边鼓劲加油,一会儿一串鱼就被拉出水面,李叔拿抄网一抄,满抄网鱼被抄到甲板上。

「我就服老卢这本事,还真是石斑和鲈鱼,还有一条小鲻鱼。这下面是不是来了鱼群呀,中午一般鱼都不开口的?」老杨高兴地说。

老卢放下鱼竿,看了看陈红的活饵桶,也是普通的海蚕海虾和小鱿鱼这几种活饵,应该不是鱼饵的原因。

可是吃钩又多又快也不是鱼竿好用能做到的,鱼竿确实好用柔韧又敏感,还不怕被大力拉炸竿,很可能是人家陈红运气好。

也就只有这一个原因了,不然没法解释,他们三个上船才十几分钟,一根鱼竿就上了4条鱼,得够30斤了,这也太快太多了,让人做梦都想不到,却当着他们三个的面发生了。

陈红把鱼竿收了,和三个大叔坐下喝茶。给他们挨个续了杯,聊起了这段时间发生的趣事。

老卢说,他们村自他们以後都学会了变通,有好几个人找人代考拿到了船长证。现在他们村里的渔船也正在统计登记中,不统计不知道,光他们村就报废了8条过期渔船。

平常老百姓是能省就省,只要船还能动,不漏水,就敢开着出海。现在国家把过期渔船给强制报废了,一开始村里人都不愿意,想不通。

通过政府宣传教育也都想通了,海上作业无小事,一条渔船少则三四个人,多则十几个人,万一因为船的质量在海上出事,谁都没法交待。

国家能给报废船一部分补贴,咬咬牙自家再添点,就能重新买艘新船了,再出海家里人也能放心。

就是不再买船,也可以拿着补偿款干点小买卖,也比以前开艘破船出海,家里人提心吊胆强。

聊完国家政策几人又聊到现在的鱼价上,现在还是休渔期,出海钓鱼的船少,鱼的价钱很高,等再过半个多月就出了休渔期,价格肯定回落很多。

不过休渔期後就可以用网捕鱼了,延钓也可以用了,虽然价格低了,可量也大了,和现在比收入也相差不大,甚至收入还会增加。

陈红询问老卢大叔:「大叔你们的鱼获是卖给鱼贩还是自己零售呢?有没有好的渠道?」

老卢说:「鱼贩给的价太低了,比市场价每斤要低差不多10块钱,我家本来每天的鱼获也不多,一天也就一两百斤鱼,家里人多都是去市场,集市零售的,这样还能多收入1000多块钱。<="<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