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成婚后被太子觊觎了 > 第2章(第1页)

第2章(第1页)

饶是沈栀努力适应了数月,然而对於这个世界的诸多事情,譬如吃饭丶穿衣丶解手等等,还是不大习惯。

沈栀头一回沉下心来翻看这个时代的书籍时,方惊讶地发现,除却小部分笔画相对较少的字她能识得外,笔画略多些的,竟是有一大半都不识得。

那一日,沈栀面对书本上多到数不过来的生字词,叹息数次过後,无奈地接受了自己在这个冷兵器丶农耕文明的时代,就是一个半「文盲」的事实。

有此认知後,沈栀不得不恶补这个朝代的文字和语言,每日除开吃喝拉撒和陪伴原身姑母外,其馀的时间几乎全用在了读书识字和睡觉上。

沈蕴姝的记忆中,这位内侄女本就是极为文静温吞的性子,忽而见她这般好学,并未生出什麽疑心来,只觉眼前女郎自病好休养几月後,瞧着倒是比从前活泼了些,不似先时那样总不爱与人说话,叫她安心不少。

沈栀发奋读书识字那会子,沈蕴姝尚怀着身子,两个人独处时,沈栀常兴致勃勃地朗声念书;有时读到她喜欢的诗词,还会兴致勃勃地同她肚里的胎儿说话,沈蕴姝见她那副自说自话的模样,总要笑一笑她。

沈蕴姝自入府以来就甚是得宠,即便在她未有孺人的名分前,府上众人亦不敢轻慢了她,纵有看不过她寡妇二嫁的,也不过是私下里偷嚼两句舌头,沈栀穿成她的内侄女,在王府的日子并不难过。

沈栀寻不到回现代的方法,想要保住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便只能去接受和适应沈沅槿这个全新的身份。

沈蕴姝素日里对沈沅槿的关怀和喜爱之情,泛月居内的婢女媪妇看得真切,自是悉心侍候;便是在别处当差的人,亦不曾轻易怠慢了她。

沈沅槿在此间的时日长了,对自己所处的朝代和环境有了不少新的认识。

赵国并非是她在二十一世纪学习过的历史上的朝代,但唐末及之前的朝代却又是存在过且有书籍记载的。

开国皇帝赵武帝终其一生只有明献皇后杨氏一人,二人的独子亦为皇后萧氏虚设六宫,然而这样的局面,最终止於他们的孙辈。

当今圣上陆临乃赵国的第五代君王,梁王陆渊则是陆临一母同胞的胞弟,先帝还未驾崩之时,因他非长子,即便战功赫赫,声名远播,亦未能撼动陆临的东宫之位。

陆临尚未登基前,便对这位功高盖世的嫡兄多有防备,但因赵国之北有契丹丶党项丶吐蕃虎视眈眈,西北边境亦不安稳,偏朝中又无将才可用,故而十数年来,对他多行笼络赏赐之举。

梁王陆渊不似旁的宗亲权贵,对於女色并不十分上心,现如今府上也不过一位继王妃,两位孺人,膝下除早夭的长女外,另有三子一女。

长子陆镇天资聪颖,精通骑射,乃发妻萧氏所出,深受先帝宠爱,六岁上便封了长平王,十六岁起随父出征西北,後又北上迎击契丹丶吐蕃丶高句丽,战功累累。

二子陆则的资质尚可,乃孺人郑氏所出,八岁上封了中山郡王;三子陆禹聪慧好学,方是继室崔氏所出,三岁封新平郡王。

陆渊的独女陆绥,便是原身的姑母,孺人沈蕴姝所出,周岁时得圣上亲封永穆县主。

沈沅槿尚还记得,陆绥周岁宴那日,梁王与圣上於人前做出一副兄友弟恭丶君臣和睦的模样,实则彼此猜忌,各自防备,字字句句,滴水不漏。

陆渊自先帝时便为赵国开疆扩土,长子陆镇亦是少年成名,戍边御敌,屡立战功,国中军民多有拥戴他父子二人者,天长日久,不免有功高震主之嫌。

况圣人陆临现四十有二,子嗣单薄,后妃所出的几位皇子皇女接连夭折,膝下独有一子尚存,因其生母韦婕妤早逝,过至皇后王氏膝下抚育,单名一个琮字,时年七岁,虽於去岁被立为太子,到底年幼,能否担此重任,尚无定论。

梁王府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早已是圣人的眼中钉,这偌大的长安城中,欲附它而生之人众多,盼它冰消瓦解之人怕也不少。

寄人篱下,终非久长之计,况她所倚仗之人,亦是仰人鼻息,她的身份着实尴尬,故不欲在王府久留,更不愿等到年纪大了由梁王夫妇为她择定婚事,盲婚哑嫁;思量再三,终究是尽早离开此处才好。

沈沅槿设想着离府後倒要往何处去落脚方好,笔下的墨珠便也跟着停顿,蓄满後,轻轻砸在纸上,染出一抹灰黑色来,遮住小片字迹。

春日的微风拂动花枝,云意嗅着那抹随风散开的清浅花香,进前推门,朗声朝内传话:「孺人归。」

沈沅槿闻声搁笔,将那册子置於案沿待其自行晾乾,起身相迎。

陆绥甚是黏人,尤其黏沈蕴姝,这会子见了自梁王妃处请安回来的沈蕴姝,自是笑盈盈地扑进她的怀里,小嘴里撒着娇:「阿娘抱,阿娘抱。」

「今日晨间阿娘不在,永穆与阿姊在一处可有听话?」沈蕴姝将爱女抱在怀中,往那罗汉床上坐了,温声细语地问。

陆绥学着大人的样子认真点头,瓮声瓮气地道:「永穆听话,永穆早膳和阿姊一起吃馄饨,方才还吃了毕罗。」

沈沅槿的目光悉数都被沈蕴姝和陆绥母女吸引过去,看着她们言笑亲昵的模样,不觉想起自己的母亲。

多想再唤唤她,再被她吵一回瞌睡。

眸光微暗,沈沅槿略沉了下巴。<="<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