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请帖?往里面请。
林黛玉早早就来帮忙了,她生的儿子刚满周岁,这回也一块儿带来了。
她是王妃,身份高,崔玥也不会什麽人都让她去招待,贾家那边算是亲戚,倒是不用太讲究身份。
所以王熙凤来的时候,略和崔玥说了几句,就被人引到了林黛玉周边,这时候迎春已经到了。
元春在宫里,探春在密西国,惜春在江南,只有迎春因为陈大人在京为官也在京城住下,能和黛玉时不时见一面,姐妹两个感情日益深厚。
见到她们,王熙凤脸上的表情越发灿烂。
老太太在四年前已经去了,在得知宝玉又一次秋闱落榜後不久,就怀着对二房丶对宝玉的不放心咽下了最後一口气,自那之後,荣国府和林家的关系不可避免淡了一层,王熙凤比以往更注重维护林家丶外嫁女的关系了。
贾家的男人没几个出息的,倒是贾家的女儿日子过的都不差,哪怕是和亲的探春都写了信回来说她在那边生下了一儿一女,站稳了跟脚,还给自己姨娘和弟弟送了不少东西。
荣国府还有什麽?
一个三等将军的虚爵,一个六品官?
要不是有姻亲家的关系撑着,荣国府还要继续倒退,爵位无法再升,贾琏的官位因为他只是举人天花板有限,顶多爬到四品,现在王熙凤一心培养儿女,就盼着他们有出息了。
见到王熙凤来了,黛玉和迎春都暂停了原先的谈话,「二嫂子来了,怎麽不见巧姐?」
说到自己的长女,王熙凤脸上的笑意更深:「巧姐今日有些不太舒坦,我就让她在家中休息了。」
说是不太舒坦,就是来了月事,不方便出门。
黛玉和迎春听到这话就知道是什麽意思了。
迎春点了点头:「看二嫂子脸上的笑容,可是有什麽喜事?」
王熙凤也没隐瞒的意思:「是有件喜事,赵家大郎中举人了。」这位赵家大郎是巧姐定的未婚夫,赵家祖上没出什麽人物,但赵家大郎被贾琏看中了,觉得他未来会是个人物,就把自己的嫡长女聘给了他。
赵大郎也没让贾家失望,这一次的秋闱中了,而在他中之前,王熙凤对这门亲事是很有意见的,觉得自己的女儿委屈了,谁知道他未来能不能中呢,要是不能中,她女儿就要嫁给一个穷秀才了!
幸好,贾琏的眼光还不错!
迎春也笑了:「确实是件大喜事。」
这时候谁都没提扫兴的事,也就是贾宝玉。
老太太去後,他一蹶不振,无法承担家人放在他身上的压力,选择了逃避,抛下娇妻幼子,跑去出家了,他这一跑,二太太的心气也没了,躺了不到半年就没了,二老爷也是个不顶事的,如今二房是叶姨娘和贾环丶兰哥儿撑起来的。
当宴席正式开始,迎春看着满堂宾客,看着兴高采烈的二嫂子,突然有些恍惚。
时至今日,她偶尔还是会因为梦到过去而噩梦惊醒。
在琏二哥上进之前,在他关注到自己之前,她只是一个小透明,探春妹妹和惜春妹妹都比她有存在感,她哪怕是大房唯一的女儿,地位却是比二房的妹妹要低的,整个大房都被老太太和二房压在底下,如今再看,大房和二房地位翻转了,让人唏嘘。
二房还有出头的希望吗?有的。
不过这个出头的人选跟自幼被赋予厚望的宝玉无关,而是要看基本都被老太太丶太太他们忽视的兰哥儿。
如果二太太还活着,看到这一幕,不知道她会作何感想?会後悔吗?迎春想,大概还是不会吧,二太太是个执拗的人,认定了什麽事,很难发生改变,正如她认定宝玉会有大出息,就一直相信他会有大出息,实际宝玉自小就被她们宠坏了,她看不见,一味的认定他还小,懂事就好了,结果他出家了,彻底粉碎了二太太的梦,那时候,兰哥儿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但二太太看不见兰哥儿,被宝玉出家这事打击的心如死灰,再没了活下去的心气。
第159章变化
迎春在京城住久了,有的时候会失去对时间的感知。
因为京城的变化太快了。
她自小在京城长大,又在北地住了几年才回京城,知道外地和京城的差距,而在她再一次回到京城定居後,感觉京城和外地的差距被拉的更大了。
最先感到变化的是路况,不管是回娘家,还是去赴宴,她出行再也不会感到难受了,路面变得平整,马车也经过了改造变得更不易感受到颠簸,哪怕是怀孕最难受的时候,出门都变得可以忍受。
然後,她在京城可以吃到各种从南边运来的水果罐头,十分齐全,这些产自南边的水果罐头制作好了之後经过水运丶海运送到京城,不仅仅是京城的达官贵人,就是手里有些钱的富商平民都能买到,尝尝南方水果的风味。
还有那不知不觉间就变得亮堂起来的窗户。
之前糊窗户大部分用的是窗纸,玻璃窗是大富大贵人家才用的起的,现在大片的玻璃窗户依旧昂贵,但拼接的小块玻璃窗户却不算罕见了,她嫁的陈家是耕读传家,有些积蓄,但在京城不能说多,如今主子的住处都换上了拼接的玻璃窗户,哪怕刮风下雨,都能在屋里安然欣赏窗外的风景,也不用再怕昏暗需要点起蜡烛。
迎春觉得在孩子读书的时候特别好,不伤眼睛,还不怕不小心弄倒了烛台引起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