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南枝正看着海面发呆,听到後,收回四处飘散的思绪,想到此便有些遗憾,回答道,「但最近都是雨天,还没机会去。」
声音也不自觉带上些尾音,听起来像是在撒娇。
听到回答後,他笑着安慰她,说:「那等下个晴天,带你去赶海。」
之前就想带她去赶海,但又怕唐突,眼下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理由。
苏南枝也没拒绝,听到她的话後,反而充满了期待,原本委屈的表情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明媚的笑容,一口应下:「好啊!」
她笑起来眼睛亮亮的,好似装着万千繁星,卧蚕也随之更加立体,苹果肌饱满,嘴角上翘,明媚肆意,充满活力。
阳光和她耀眼的模样,一同撒向他的心房。
陈岁桉被她迷住,心跳加速捏住衣角,强装镇定,好半天才勉强扯出一个笑容,做为回应。
苏南枝话题一转,看向海面五颜六色的浮标,问道:「这些都是养殖场吗?」
海面上,浮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渔船随着海浪一同上下晃荡。
「对。」突然转变的话题,反而很好地给了他喘息的机会,陈岁桉松了一口气,很快顺着这个话题向下讲,「这是养的都是贻贝。」
刚好是他的专业,他便给苏南枝做了个简单的科普。
省略掉创业的艰辛,只讲述了养殖场给村里带来的众多效益。
丹舟岛很适合发展近海贻贝养殖,丹舟岛海岸线漫长,近海处海水不深,适合大面积养殖,同时丹舟岛海域水质很好,饵料丰富,养殖期间无需投喂,贻贝可自然生长。
收割出来的贻贝,品质接近於野生贻贝,个头大,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
渔业资源日渐衰退,每年禁渔期,渔民收入大减,养殖业便是海岛产业转型的优先发展方向,但要想做好,并不容易。
就算不考虑投入资金,仅仅思考具体种什麽生物,怎麽种,以及收获後的产品销往哪里,怎麽保存,都是难题了。
丹舟岛也不是没人想过发展养殖业,但效果都不佳。
一开始也曾种过扇贝,鲍鱼,裙带菜等,最终都相继失败了,而传统的海带养殖,经济效益平平,和其他地区的养殖区相比,规模小,产量低,没有丝毫优势。
收益远不如预期,甚至都没赚回本金。
老板早就想找人接手了,但都知道这个情况,没人敢接盘烂摊子,结果陈岁桉一毕业就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
一开始,村里人都不理解他,放着一线城市好好的高薪工作不做,要回偏远海岛创业,赚的钱都搭进去了,还欠下一屁股债。
好不容易走出海岛,又把自己给一脚踹回来。
但陈岁桉没在意,不顾旁人劝说,坚持自己的想法,请来了专门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最适合的养殖品种,这才把目光投向了贻贝养殖。
养殖的头一年,贻贝养殖技术不够成熟,陈岁桉天天都往养殖场里跑,住在场里也是常有的事,海面上的一间简易小屋就成了他的长期落脚处,那段时间,他整个人也憔悴了不少,但好在,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总算在育苗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整个产业走上正轨,终於跨入了盈利模式。
今年是他搞养殖的第三个年头,投入的资金也有了回报,开始赚钱,产业链越来越完整,给村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陈岁桉便向政府申请了扩大养殖规模,在原有的基础又扩大了几千亩。
陈岁桉站直身子,看向眼前的海水牧场,成就感满满,笑着说:「走吧,带你去看看。」
比起盈利,陈岁桉接手牧场最主要原因是为了促进海岛发展,给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大家过上好日子。
他站在苏南枝面前,替她挡住了太阳。
苏南枝看着地上的阴影,想着他讲述的故事,百感交集,抬起头,对他回以一个最灿烂的微笑,说道:「好啊!」
不仅惊讶於他的魄力,也赞叹他的无私。
轻描淡写几句话,概括了他的创业过程,只字未提遇到的各种困难,但苏南枝知道,这远比想像中更为艰难。
她做过几个宅基地改造项目,深知乡村振兴之路漫漫,毅力与远见缺一不可,绝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
曾经的不易早已成为过去式,等待他的定是光明的未来。
他伸出手,扶苏南枝起来,语气轻快,说道:再带你体验一下海钓。」
她撑着他的手臂,站起身来,拍拍屁股上的灰,站在他身旁,和他一同眺望眼前这给丹舟人民带来生活希望的海上牧场。
站在礁石上,放眼望去,海面上彩色浮标星星点点,上下浮动。
布满浮标的海面,尤其点缀着繁星的银河。
苏南枝看着他挺拔的身姿,宽广的肩膀,就好似这世间没有任何事情能把他压垮。
她安静地跟着他身後,一同往养殖场走。
海风轻拂杂草,随风摇曳,岸边的彩色小花也随之起舞,欢迎着他们的到来。
陈岁桉先苏南枝一步,熟练地上了船,伸出手扶她,柔声说:「上来。」
渔民自用渔船追求实用性,看起来有些破旧,蓝色的喷漆在海水的洗涤下,变得斑驳,船身上用白漆刷上「丹舟海钓1018」,船身绑着一圈救生圈,几块木板就将船身分隔开来,成为可以坐人的小隔间,船头摆上出海需要的用具,船尾还立有一面红旗。<="<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