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陈轩作为傲霜斋的斋长,被排在第一个考察。
他为人忠厚,说话做事也循规蹈矩。
这个从他抽检的顺序就能看得出来。
他先是挑了几个从海陵与如皋两县乡下的孩子。
果然,这些孩子读书大多停留在三百千,至多只读到《神童诗》,根本就没有一人涉及经学。
陈轩首先都是温言询问那些孩子背书背到哪里,比如背到千字文,那他必只挑选《百家姓》。
可能别人觉得陈轩此人如此做法不能检验处孩子的真实水平。
但陈轩在抽检县城或者州府的孩子时,却让他们背诵正在学的这本书。
陈凡在下面看得清楚,心中知道,这是堂兄对乡下孩子的一种保护。
乡里的孩子不管在学习进度还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都要比城里孩子弱一些。
这不是孩子们脑子天生就笨,而是客观条件造成的。
陈轩让他们在众人面前被熟悉的内容,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陈凡心中对堂兄这个人,似乎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番抽检之后,可以说皆大欢喜,乡里来的孩子们因为背得好,脸上的怯懦和自卑分明少了些许,说话也开始活泼起来。
而那些乡中社学、族学的夫子也长长松了口气,看着陈轩的眼神都变得和善很多,没有了刚刚的紧张。
尤其是那些社学夫子。
族学因为是私人办学,所以好坏那是东家在考核。
但社学就不一样了,这毕竟是半官方的蒙学,所以在这里的表现,各县的教谕都在,若是发现自己社学的孩子如此不堪,那明年朝廷贴补的乐道银还能不能拿到,那就要两说了。
这边陈轩抽背完成,先去台下躬身行了一礼,随即走到安定书院的旗下。
这边李翔早就跃跃欲试,想着在诸位大人和山长面前露露脸了。
他的目光首先便看向自家书院,尤其是在凌寒斋的一众学童脸上扫视了一眼。
薛梦桐、陈学礼等人见斋长看了过来,脸上纷纷露出希冀之色。
虽然他们有点怕李翔这个夫子,但少年人哪个不想在众人面前露脸?
可惜,李翔看了一圈,随即将目光挪开,反而看向了比凌寒斋孩子年纪稍大一些的绮兰斋。
“朱绶,你业已背至何经?”李翔看着淮州卫指挥佥事朱杰之子朱绶道。
朱绶连忙站出,下巴微微翘起,一脸自傲道:“回斋长,学童已背至《论语·微子篇》。”
他的话刚说出口,一群来自乡下的夫子立时倒吸一口凉气。
这朱绶看起来也不过九岁、十岁的样子,没想到已经读到《论语》,这在他们乡中简直不可想象。
台上的胡芳似乎很喜欢这些乡下人的惊呼声,嘴角轻轻扯动,神色也松快了不少,尤其是看着李翔的背影,对此人的知情识趣更加满意。
李翔当然要的也是这个效果,凌寒斋经过他这段时间的观察,虽然薛甲秀等人似乎进步很快。
但显然没有高一级的绮兰斋来得保险。
他的目的就是让这帮乡下的泥腿子们看看,他们安定书院交出来的学童,自然不是你们那种穷乡僻壤的孩子可比。
“好,你便背《微子》吧,会被多少就背多少!”李翔依然板着脸,一脸城里人的倨傲。
朱绶立时摇头晃脑背了起来:“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彦。。。。。。”
。。。。。。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