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中不听话的小朋友=把泥巴裹食物上玩=浪费食物。
虽然龙内心活动极其丰富,但龙型那张威严而神圣的面庞是一点看不出来。
宣意还不知道在龙心里,自己变成了一个童心未泯爱玩泥巴不太听话的小孩儿。
作者有话要说:
龙龙叹气:脏兮兮的小人类龙也喜欢
意意:???
打工十三天
宣意只听说过“叫花鸡”的做法,这也是她第一次做叫花鸡,在看到漫山遍野乱跑的黑腹长羽鸡时,她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神州大地那道广为流传的名菜。
其实叫花鸡的做法和传说有很多种,宣意了解到的是先用荷叶包裹处理过的整鸡,然后再用泥土包裹进行烤制。
不过她找不到荷叶,就用其他叶片代替了,其实做叫花鸡最重要的就是要用泥土锁住鸡肉中的水分,泥土被烤熟了,肉也就熟了。
一般做叫花鸡取两到三斤的整鸡就够了,可这只黑腹长羽鸡足有六七斤重,一人一龙吃也绰绰有余。
准备工作都做完了,现在就差把鸡肉烤熟,宣意就着刚才挖土的地方架起火堆,这回不用她示意,龙就已经自觉地蹭过来对着柴堆喷火。
宣意竖起大拇指,每日一夸:“龙龙真棒。”
龙骄傲地摆了摆尾。
做叫花鸡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时刻关注火候,尽管丢进火堆里煨熟就行,算是一种懒人吃法,而且没什么技术含量。
等待鸡肉烤熟的过程,宣意也没闲着,带回来的花椒和葫芦瓜的种子都要事先处理。
花椒需要晾晒保存,她将花椒从枝条上薅下来,铺在宽大的叶子上晒,今天谷里的天气依旧很好,气温高,一天就能晒干。
而葫芦籽不需要留很多做种子,但考虑到她从来没有种植过,也不了解葫芦瓜在这里的生长习性和周期,就多留了一些以防万一,挑选出颗粒饱满的存放起来,剩下的和花椒一起放日光底下晒干。
她看的农耕类书籍比较少,只知道葫芦瓜这种藤生植物是一年生,一般从播种到初收需要三个月左右,而且要在温度凉爽的时候播种下去。
而她初来乍到,对这里一年四季周期运转和气候变化还不熟悉,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珠枯萎的野生葫芦藤既然能长出果来,那这里就一定适合种植。
要想摸清楚这里的气候,要么找一个熟悉这里的人询问,要么就只能亲身经历一次四季更替。
而作为进献给邪神的质女,虽说她现在在邪神的地盘上,可这么多天过去了,连个邪神的影子都没见过,更别说那些本来就对联盟人想打就打打不过就滑跪求和的二极管行为痛恨不已,只想搞死联盟人的神裔族的族人了。
而且正常人也不会对战败方进献的贡女有什么好脸色,当初不杀了她们都算是大发慈悲了。
宣意想象了一下自己虚心好学地请教邪神一年四季如何更替的场景,嗯,大概率还没靠近就被咔嚓了,那就只能用最笨拙的方法,先在这里生活个一年半载,自己记录气候环境。
种植的事情还需从长计议,她还有更多需要提前操心的事情,比方说改造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再比方说囤些粮食避免遇到极端天气或是生病受伤不能打猎的情况。
她虽然习惯随遇而安,但也不是一点计划没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她再自负也没自负到觉得自己可以全部解决,就像锯齿兽和黑林事件,如果不是龙,她已经多死两回了。
她现在是几经鬼门关才捡回来的小命,她不怕死,却也惜命。
住的地方她不是很急,山谷适合人类宜居的地方很多,她可以慢慢挑选,暂时风餐露宿也没关系。
其实如若只有她一个人,她确实可以随便找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但龙救了她两回,还帮了她很多,这两天相处下来他们已经有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她目前也舍不得龙离开。
如果她在这里拥有一处住所,那么她的住所就一定要是个可以容纳龙的地方,不管龙愿不愿意和她住一起,她都想在自己住的地方给龙留个“房间”,在她心里,龙已经是她最亲近也是唯一的伙伴了。
而要找到一个能容纳龙这样山岳一样庞然大物的住处并不容易,宣意寻思着,她可能得炸山凿洞自己挖一个出来,否则就只能跟着龙这样露营下去。
住的地方还可以先缓缓,重要的是“囤粮”。
事实上,早在原始农耕时期,人类就学会圈养家禽,驯化家畜,发展畜牧业,宣意作为一个正宗的神州人,农耕文化是刻入骨子里的,自然也有这样的想法。
她毕竟不能像龙一样能随心所欲地捕抓到猎物,在面对森林中形形色色的动物时,遇上大型的或是群居的猎物往往会很吃力甚至危及生命,况且也不是每天都能打到猎物,把抓到的多余猎物圈养起来繁殖,才是长远之计。
今天抓到的三只猎物还剩一只黑腹长羽鸡和一只蓝羽锦鸭,宣意打算先养着,等哪天抓不到猎物也找不到食物了还有存粮。
圈养家禽自然需要鸡舍,但目前建造鸡舍的工程对她来说难度有点高,而且到时候要是换了住处还得重新搭建怪麻烦的。
所以编个简易的鸡笼把动物塞进去,先将就养着就行了。
宣意记得民间传统手工大全一书中有讲解怎么用竹子编鸡笼的方法,她还从来没有试过,没有竹子,她就用粗一些的藤蔓代替,再用弯曲性好的树枝做支撑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