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瑞士风光旖旎的小城洛迦诺的居民们。
惊讶的发现,今晚的小镇比往日电影节期间要热闹许多。
大量的年轻人从其他大城市赶来。
“真没想到,这位叫Lin的电影,如此受欢迎。”
“我听美国的朋友讲过,这电影十分精彩,在他们那边的电影院线也场场爆满。”
“Lin,华人?去年的金豹奖不就是一部华语电影么?”
“我记得它还拿了堂吉诃德特别提及。。。不过好像今年这部叫《谍影重重》的片子不参与奖项的竞争。”
有一说一。
作为欧洲富有盛名的金豹奖,对于华语的电影也是非常的关注。
不光是2000年,1998年的最终大奖也是由华语电影《赵先生》摘取。
或许导演吕叻这个人知道的不多。
但编剧述评却大有来头。
《太阳照常升起》、《有话好好说》等多部姜闻的作品都出自他手。
不过相较于去年的王蒴跟冯大炮的《冤家父子》。
《赵先生》的知名度在国内还是鲜有人提及。
但作为华语内陆电影圈威名赫赫的韩董,对于这两部电影还是多少有些了解的。
甚至,对于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也十分熟悉。
毕竟华语电影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啊。
华语电影现在的困境有多大?外行人不清楚,他可太知晓其中的艰辛了。
华语电影的发展这条路注定是曲折的。
先不说审核,也不提第六代导演喜欢出去乱串,就说票房吧。
华语电影最大的敌人是谁?
真心不是引进的好莱坞电影。
而是好莱坞电影的盗版光碟跟录像带。
翻看历年华语内陆的票发收入,为什么早在1979年,华语电影的全年票房就已经突破10亿大关了。
甚至在1991年达到了24亿。
却在1993年诞生了多部佳作,在国际斩获多个奖项后却急转直下?
这几年都在10亿票房下面徘徊?
因为VCD、DVD还有大量被翻录的录像带彻底的改变了单一的大众娱乐方式。
盗版光碟+影碟机几乎摧毁了中国老式电影院并不为过。
电影院都倒闭了,哪里还有票房?
无独有偶,港岛曾经红火的电影市场也是从1993年开始下滑。
其实这跟美国50年代电视机普及后也一度摧毁老式电影院的情况如出一辙。
很多人把锅一味的扣在引进好莱坞大片上,但其实引进了好莱坞电影后,票房依旧是持续下滑的。
();() 好莱坞的电影,也打不过好莱坞的盗版光碟。
只不过,国产电影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的被挤压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