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霜正眼一看,正是先前跑丢的那批马。
“这不是我们的马吗?”玉霜眼尖,他嚷嚷起来,然后赶紧上前查看。
还真是非常幸运,包裹还在马背上,玉霜上去翻了翻,东西一样不少。
一名步卒说:“这匹马是我们在进林子时找到的。”
“既然这样,那真是太好了,就把马儿物归原主吧。”郭真大喜说。
他很高兴的夸奖了步卒。
玉仙和玉霜见马匹失而复得,十分的开心。
闹腾了半响,天色近晚了。
玉仙和玉霜合计了一下,玉仙说:“感谢西北军镇的朋友们,各位将军,我们接下来还要继续赶路,那我们就此别过吧。”
郭真一听玉仙他们要走了,转身说:“小兄弟,你们的救命之嗯,我真是感激不尽啊,若不是还有事,我真想好好款待你们一下,你叫我怎么报答你是好呢!”
玉仙则说:“大恩不言谢啊,这都是些许小事而已,哈哈。”
双方道别之后,玉仙和玉霜等人继续向泽州行进。
玉仙和玉霜牵着马,沿着林子之间的小路,慢慢的行进着。走了不多远,他们便上了通往泽州的官道。在果林的边缘,他们经过了一栋单层的木房子,木房子也不高,木房子旁边还有一个小木棚,似乎是用来养牲口的。木房子的正面有一个小门,门前用竹子和木头围起来的院子挺宽敞,地上也打扫的比较整齐。
在门口的一个木凳子上面,一个看上去有五十到六十岁的老人闲坐着,时不时的在抽着汗烟袋。
玉仙他们上前去问:“老人家,前面哪里有地方住店吃饭吗?
“外乡人啊?”老人说:“时间很晚了,前面的村子里面。有地方吃饭,你们要早点去,不然村里的店可能要关门了。”老人停了停,又问:“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老人家!”玉仙回答:“我们这一趟,是从泽山过来,去泽州办事。
“哦,那你们从这儿往前面走,会经过双沟村啊!”老人问。
“正是!”玉仙回答到。
“双沟村沿着路就一个饭馆,是我亲戚开的,你去啊,很容易找到!”老人说。
“那真是多谢您老人家了!”玉仙说完,便加快速度和玉霜继续往前走。
玉仙和玉霜加快赶路,等到了双沟村,天已经快黑了,村子里也没见着几个人。
村落很小,看上去也只有几十户人家,疏疏落落的。从这里赶到蓝河边的月溪镇,走路也要半天路程,玉仙和玉霜今晚似乎只能在这里过夜了。
村子的中间果然有一间小饭馆,天黑了,店家正准备打烊。
玉仙和玉霜上前问:“你好,我们经过这边这条路去泽州。天黑了,路过此地,这里还有饭食和住宿吗?”
这个店里就店家一个人。他说:“二位客官,算你们运气好,要是再迟点来,我们就打烊了呢。店里吃住是有,不过这银钱可贵了。”
玉霜也说:“前面果林有个老头说他亲戚在这里开饭馆,这就是他介绍的。听完他的介绍,我们紧赶慢赶,才刚刚赶到这里。”
“哦,那是我亲戚老李,那片果林是他在看。”店家说:“你们要什么,我看看能不能给算便宜点。”
“要几块烙饼,一碟小菜,还有茶水。要个房间给我们休息。最后要有个地方给马儿歇脚。”玉仙说。
“好说,屋里有桌椅,你们先进屋歇着,我去准备,我们这里的烙饼可是夹肉的,包您满意。”店家说着,过去牵马,到一边栓着,然后去准备草料。
“估计要花1两银子。”玉霜算了算,然后和玉仙一起进店了。
···
过了不久,店家就把烙饼,小菜,茶水上齐。只听店家说道:“二位往前走,路上要小心啊。”“此话怎讲?”玉仙问。
这里有条自西北流向东南的蓝河,先人架起一座石木桥,桥宽3米,人马可过,方便通行。桥的北岸有个湖,名为月溪湖。北岸逐渐繁荣,渐成一镇。
前几年,后魏军驻守月溪镇,在月溪湖边扎营,盖起要塞,称为月溪堡。
听说现在的月溪镇和月溪堡,均为潞州军所占。
潞州军新近在桥上设卡,夜晚不得通行,称防备细作。
“啊?这样吗?那不是便不好过桥了?”玉仙问。
“茶足饼饱。”当天晚上,两人就在饭馆偏房内过了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