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道歉
现在想在白水澳见到钟和苏乙可不容易,小两口晨起打鱼、赶海,为了在辰时前到乡里去,早早出摊卖鱼卖酱。
因早上这趟东西多,搭艇子太麻烦,钟也把家里极少往外走的住家船收拾停当,正式用起来。
为了避免停靠在码头时丢东西,他特地在乡里锁匠处买了两把锁,上岸时就把两侧船舱关紧,再加上时不时给码头管船的汉子送点酒钱,倒是没有毛手毛脚的上船去动不该动的心思。
晌午忙完,一般赶在晌午前回来,吃罢午食,苏乙便开始捕虾子、做虾酱、晒干货、洗衣、做针线……
就这他尚觉得摊子下午空着太浪费,正在试做好几种新酱,若是有滋味好的,便打算整日在乡里坐摊售卖,毕竟一个月摊子的赁钱是固定的,能做挣一文是一文。
因为事情太多,转过年就六岁的钟涵也不能再同一样只知道玩了,凡是他能做的,也分着去做。
他会的事本也不少,只是以前大哥和二姑一家都偏疼他,怜他身子弱,不让他多上手,现在他身子比以前康健许多,家里日子又是眼看蒸蒸往上的好时候,他也被这股氛围感染,成日里精神头十足,俨然是个哥嫂的好帮手。
钟有空时会同他俩一起忙碌,但大多数时候,他还要下海捞捕食肆掌柜们预订的各类食材,趁下午再往乡里送一趟,为的是让食肆能赶着晚食前做好上菜,免得食客空等。
一般闲下来时,已经是天黑的晚食后了。
灶火未熄,上面放着单独买的药罐子,里面煮着之前在医馆给苏乙抓的药,这药一天喝两次,早一次晚一次,喝完最初七日的,钟觉得苏乙看起来脸色好了许多,没有过去那么蜡黄了,苏乙自己也说觉得手脚不再那么凉。
两人一合计,看来这药确实管用,黎郎中的医术不作假,为了以后能顺利怀上钟的孩子,苏乙也不再那么抗拒花钱抓药,现在灶上熬的,正是第二次去诊脉后调整的药方。
药味之中,舱内点着灯,苏乙在灯下纳鞋底,钟在船尾坐着补渔网。
眼看已经入秋,九越县虽处南地,冬日不至于下雪,可湿冷挡不住,最冷的时候也冻骨头,到那时候草鞋就穿不上了,要套布鞋。
去年钟春霞给钟、钟涵做了鞋,钟涵长了点个子,鞋子穿着已经有些顶脚,钟那双倒是还能穿,只是他走路多,废鞋子,看起来有些旧,苏乙自己则没有布鞋带来钟家,以前在舅家时,他冬日里也只有草鞋穿。
今年嫁过来,二姑送来好些破布给他打袼褙用,让他也给做一双新布鞋,这样就是三双鞋,苏乙抽空做,先从钟涵的做起,现在其中一只的鞋底已经快纳好了。
钟的指间梭子来回转,他补两下就忍不住看一眼舱里,自家小弟和夫郎凑在一起,灯光昏黄,一片静好。
想想真是奇怪得很,以前自己不乐意成亲,就是不想为养家糊口奔忙生计,觉得那种日子一眼能看到老,半点意思都无,可现在真的成亲了,天天忙得团团转,他却已经开始设想和苏乙有了孩子以后的画面,没有烦恼,只有向往。
而两个“煞风景”的汉子,就是这时候来的。
水上人白日里一出海就没定数,若是走远了,来回都要几个时辰,天亮走,傍晚回,所以来客有事上门的话,在晚上来也是常有的。
刘顺风打头讪笑,刘顺水跟在后面一会儿抓脑壳一会儿挠脸的,任谁都看出他的局促。
钟没想到这对兄弟会突然登门,手里还提着东西,显然不是单纯串门子,“风哥,阿水,怎么今日想起过来了,快,进来坐。”
苏乙在舱里听见声音,放下手里的东西迎出来。
见来人是刘顺风和刘顺水,他尽量自然地笑了笑,虽已离了刘兰草,再见到刘家亲戚他还是会觉得不自在,不过面前两个汉子倒还好,毕竟和钟有交情,喜宴上时还单独敬了酒。
刘顺风暗中扯了一把刘顺水,两人前后进了船舱,钟涵认得他俩,乖乖叫了人,苏乙端来水壶和茶碗,泡了一壶野山茶,九越县多产茶,便宜的茶叶有许多,哪怕水上人也买得起,会在家里备一些待客。
又用碟子装了一盘花生,摆了几个橘子,都是不多贵,但是一般人家里没那么舍得吃的东西。
原本苏乙想继续回去做针线,但他明显察觉到刘顺风看了自己好几眼,那笑意简直比自己还不自然,多少猜测到几个汉子将要说的话,是自己不方便听的,他主动叫来钟涵,浅笑道:“你们坐着说话,我带着小仔出去转转。”
又转向钟道:“多多这个时辰还没回来,我俩出去找找。”
钟看出这是苏乙特地回避,本想着家里没什么事需要瞒着他,转念一想,兴许是不想和刘家人待在一处,便道:“好,不过今晚涨潮,你们小心些。”
苏乙应了一声,牵起小仔,又跟刘家兄弟点头示意,便暂且离开了。
两个哥儿走后,舱内一时没人说话,钟倒是泰然,刘顺风却是被刘顺水的尴尬劲传染,坐都坐不自在。
他索性把带来的礼先提到桌上,一篮鸡蛋,一坛子黄酒,一包黄灿灿的冰糖,往前推了推,干笑道:“阿你们家在乡里的摊子开张,我俩还没上门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