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时阮给他回了个“你等等”,然后便打开了电脑。
夏时阮有整理资料的习惯,整理的过程能使知识结构在他脑海里变的更清晰。
因此,从初中开始至今的学习资料,不管有用没用,都被他分门别类归纳的好好的。
没多久,夏时阮就在一个文件夹里找到了这门课的笔记扫描版,打了个包全给刘与桐发过去了。
刘与桐那头千恩万谢,给他狂发了十个跪地哭泣的表情包,说他救人于水火,自己代表一众学弟对他表示崇高的敬意。
夏时阮说不用谢。
合上电脑的一瞬间,一个小小的灯泡在脑海里点亮了。
夏时阮回想着刘与桐说过的话,重新打开电脑,这次不仅是信息传动了,夏时阮将自己能找到的的所有本科公共课程的笔记全部打了个包。
他拖出因为太久没联系又沉到通讯录底端的某个对话框,将大礼包全部发了过去。
除了父母,夏时阮还是第一次主动给人送礼物。
在等待回复的一分钟里,他心跳的很快,有些忐忑。
想了想,他又打了一行字:“谢谢你帮我,这是谢礼。”
又在后面跟了一个小小的微笑表情。
谢迹过了三分钟才回复,回复内容十分简明扼要。
【谢迹:?】
夏时阮一直盯着对话框呢,见他发了问号过来,连忙把打好的腹稿发了过去。
【夏时阮:这是我本科期间记的所有公共课的笔记,你应该会需要的,希望你喜欢。】
谢迹发了三个点点点,后面跟着一句:“谢礼?谢什么?”
夏时阮回道:“谢谢你昨天送我回来,还有上次送我到医院。”
那头没说话了。
夏时阮松了一口气,同时又有点怅然若失,大概是对第一次送礼对象的反馈态度不太满意。
足足六十多兆的资料呢,大一到大四的公共课都有。
有的是夏时阮记在笔记本上的,有的则是拿高清相机拍的板书,还附带了不少著名学者来科大的讲座资料,清晰又齐全,是独一份的,除了夏时阮其他人不可能有。
那头没回复,夏时阮也没再等,关掉了对话框,准备干自己的事情。
他把可研的文档打开,开始整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