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屋从匣子里拿了铜板,脱掉围裙,换上鞋出屋了。
凌慕川正忙着锯木头,见她这番打扮,不禁纳闷的问
“嘛去”
“我出去买些东西。顺道给几个哥哥打点酒回来。”
林素随口说完,看着跟凌慕川搭档的戴亮又说
“亮子哥晚上不下地了吧。喝点儿,喝完回家睡觉,睡得香。”
“好,多谢川子家的。”戴亮没有客气。
他媳妇儿跟这小媳妇儿关系不错,偶尔她也会去家里坐坐,关系算是很熟络。
其他干活的那几个人听到林素说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纷纷点头。
没什么可说的,人家做的像样,特意出去张罗打酒,不差事儿。
别管人家是不是外乡来的,该有的样儿人都有,那就很不错。
林素走后,郑海笑眯眯的把拆下来的木头,堆在一旁,说
“川子找个好样儿的,看看人家这媳妇儿,说话、办事儿都像样,干脆”
“那可不,最重要的是人家真心实意跟川子过日子。大晌午头的出去卖猪下货,咱们谁家媳妇儿能做到这样啊。”蒋涛附和着。
戴荃听了摇摇头,把用刨子抛光溜的木板放在一旁,说
“蒋涛这话不对劲儿,咱们媳妇儿咋就不是真心实意过日子了只能说没有川子媳妇儿想得多,能考虑到出去小点儿小营生。”
“再说了,那猪下水给你,你家能做出来吗反正我吃了川子家的东西,再想想以前自己家做的,那可就没个吃了。”
郑海听也也点头,咂舌一下,道
“的确,荃子这话没毛病。俺家第一次买回去,几个孩子抢的比谁都欢实。这锅里还烀着呢吧,闻闻这味,真是香啊。”
蒋涛把光溜的木板拿过去,笑呵呵地说
“那肯定是香啊,不然川子家的拿出去卖,也没人要。这还得看手艺。”
“涛子这话说的不假,但也得看卖东西的心眼儿好不好。”戴荃开口,“就说那赵记酱坊吧,前些天好像有两个伙计被人骂了,后来还被赵家给撵走了。”
“哟,这是啥事儿啊”刘罐子爱凑热闹,而且跟赵记还有点儿生意往来。
赵记酱坊若是坛子不够用,会来他们家买一些过去。量大不会找他家,因为他们也没有。
凌慕川听了权当没听见,继续锯木头。大家聊天,同样不会耽误手里的活儿。
戴荃把媳妇儿昨儿去镇上听回来的消息,慢慢的说给大家听。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有人去酱坊买酱,伙计要了五个铜板一斤,还说用三十斤的坛子装,不让他们亏。
可最后人家回去称了一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儿,便回去找。
这一找才知道,原来大酱卖两个铜板一斤,伙计足足提了三个铜板。
蒋涛听完,朝地上吐了下口水,说
“他娘腿的,都是老百姓,咋能这么坑人呢”
“可不是说嘛,伙计还不知悔改呢。要不是去找的是俩壮汉,估计还得被打。”
“啧啧啧什么世道啊,咋能这样呢。”
“这还不算啥,主要是赵家不知道这事儿,那伙计不知道干了多少次了。”
“要不咋说县官不如现管呢。这群伙计最不是东西”
“”
林素出去买东西回来,大家刚才聊得话题还没有聊完。不过她回来了,纷纷打了下招呼,便就把这话题差过去了。
凌慕川见人回来,手上的活儿也提了。
戴亮再旁瞅着轻笑,没有点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