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最后出列,恭敬地说:“王爷,无论计划如何,我们都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加强王府的守卫,安排亲信负责京城内外的联络,以防万一。”
杨起听着谋士们各抒己见,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索。良久,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所言,皆有可取之处。本王决定,先按南宫策所言,表面拥护,暗中扩充实力。
同时,阴无咎的宴会之计可着手准备,务必办得周全。赵谦、林宇,拉拢大臣一事就交给你们,切记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露出破绽。
法秦,宫中眼线的事情,其实一直有,以后交给你负责。
端木诡,舆论方面的事情,要做得隐蔽,不可被人察觉。李逸,加强王府守卫,不可有丝毫懈怠。至于收集牛继宗把柄一事,暂且观望,不可轻举妄动!
不过,先试着找找林荀的罪证,本王很不喜欢这个人!”眼神中透露出厌恶。
谋士们纷纷躬身领命:“谨遵王爷吩咐!”
杨起重新坐回椅上,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本王绝不会坐以待毙,定要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中,谋得一席之地,让那位不敢轻易对本王动手!”
议事厅内,众人又低声商议了许久,直至深夜,才散去。
………
燕地,赵王陈德方的府邸中,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
陈德方面色阴沉地坐在书房中,手中紧紧攥着那份传来几个哥哥噩耗的密信。
信中所述,如重锤般一次次撞击着他的心,几个哥哥在与朝廷的对抗中纷纷失败,不是绝望自杀,就是被无情生擒。
王妃汤素儿轻步走进书房,看到丈夫这般模样,心中一紧。
她走到陈德方面前,轻声安慰道:“王爷,事已至此,还望您保重身体。”
陈德方抬起头,眼中满是不甘:“素儿,几个哥哥皆已失败,如今本王该如何是好?”
原本陈德方准备效仿,鲁王吴王等人出兵攻城掠地,如今,几人被一一镇压,这让陈德方感到绝望。
这时,谋士辛墨匆匆赶来,行礼后说道:“王爷,如今局势危急,切不可再贸然行事。
几位王爷的失败,皆因行事太过急切,未考虑周全。”
另一位谋士楚渊也随声附和:“辛先生所言极是。王爷,我们需另谋良策!”
陈德方站起身,来回踱步:“你们倒是说说,该如何另谋良策?本王难道就只能坐以待毙?”
辛墨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王爷,如今朝廷势力正盛,我们不可与之正面抗衡。
燕地虽偏远,但也有自身优势。我们可先伪装出一副臣服朝廷的姿态,按时进贡赋税,向陛下表明我们并无二心。”
楚渊接着说:“没错,王爷。与此同时,我们暗中展自身实力。燕地多山林,矿产丰富,我们可招募能工巧匠,秘密打造兵器。
再者,燕地百姓民风剽悍,我们以保境安民之名,暗中训练精锐士卒。”
王妃汤素儿微微皱眉:“此计虽好,但万一被朝廷察觉,那便是灭顶之灾。”
辛墨微微一笑:“王妃放心,此事我们定会做得极为隐秘。
我们可在山林深处设立工坊和兵营,安排亲信之人看守。而且,我们还可放出消息,
就说燕地为了抵御北方蛮夷,加强自身防御,如此一来,朝廷即便有所怀疑,也难以找到确凿证据。”
陈德方微微点头:“听起来倒是可行。但光有这些还不够,我们还需在朝廷中安插眼线。”
楚渊连忙说道:“王爷英明。此事交给我,我定会安排可靠之人潜入京城,密切关注朝廷动向。
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们便能提前知晓,早做应对。”
陈德方看向两位谋士,目光中满是期许:“此事就全仰仗二位先生了!
若能成功,本王定不会亏待你们。”
辛墨和楚渊连忙跪地行礼:“王爷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
王妃汤素儿看着三人,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此计能成,王爷能平安度过这一劫。”
陈德方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几个哥哥的失败,本王不会重蹈覆辙。
待本王暗中积蓄足够的力量,定要让朝廷知道,我陈德方绝非任人拿捏之辈!”
燕地的风云,在这一场密谈后,虽表面平静,但暗中已开始涌动起一股新的力量,一场关乎生死与权力的较量,正悄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