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
“外语?是翻译?”
“不,不是的,是外语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英语,例如初中,高中的外语老师。”
“你很喜欢外语?”
“不是特别喜欢,只是因为女生能读的专业比较少,还有,我的分数。。。”
彬彬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毕竟面对成绩优秀的关蓦然,她在这方面有些信心不足。兆君给关蓦然一个眼神,责备他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女朋友难堪。
关蓦然赶紧打圆场。
“学什么都无所谓的,谁都找不到跟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文凭无非也就是证明你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待了四年。”
关蓦然直白的解释,让彬彬的脸色更加难看,埋头吃鱼,后来,关蓦然才知道,她的学校风评很差,据说,只要开个豪车在她们学校的门口停下,摆一瓶饮料在车前盖上,就会有女学生过来,拿起这瓶饮料跟你上车。
兆君瞪了关蓦然一眼,他识相的以拿鱼肉为借口走开,让他们小两口单独聚一下。
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说给他听,彬彬的声音很大,有些生气的说:
“你这是什么朋友,还让我给他介绍女朋友?这么不讨人喜欢,你怎么认识他的?”
兆君舔着脸安慰自己的女朋友,一旁的关蓦然有些不知所措的点着烟,躲在一旁,想着:
是啊,是怎么认识的呢?
高中时期的关蓦然,总是穿着洗的发黄的白衬衣,黑裤子和蓝色的外套,为了省钱,头发总是要么很长,要么短的像光头。一副老旧的大黑框眼镜下,是一张稚嫩的娃娃脸,因为缺乏锻炼,而有些肥胖的身材,无论怎样看,都和帅没有关系。
在他从来就没有奢望过能出村生活的父母眼中,他能够读完不花钱的九年义务教育,再到附件的工厂里谋个差,平平淡淡的渡过一生,也就知足。
关蓦然并不反对这样的安排,因为即便是在村里,他家也算是困难户,父母虽然工作还算勤劳,但当时正逢国家经济过热,开始改革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减轻企业负担,他的父母逃过下岗的悲剧,但工厂没有订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发不出工资,最糟糕的时候,还要去有退休工资的外公外婆家里借米度日。
这样的情况下,村里的公办学校肯定是无力继续经营,领不到工资的老师全部跑掉,剩下一堆无人照顾的学生,后来,市里统筹安排,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去镇上的学校读书。
这本来是好事,但市里的领导没有考虑到,像关蓦然这样的条件,有可能没有交通工具上学。
好在外出打工的乡亲凑出一笔钱,买了辆二手面包车给村里,说是,不能再让村里的下一代继续做文盲。
来到镇里读书的关蓦然,每天早上五点半就需要起来赶车去镇上,晚上八点才能到家,在这之后的十年时间,关蓦然很少能够在家里看见太阳,起早贪黑坐在晃晃悠悠的面包车上,追逐自己的梦想。
他的梦想是什么?
关蓦然一直试图明白,有钱,有女人?还是理想和爱情?什么才是他最渴望的。
多年以后,他才明白自己渴望的,是一份安宁。
从小学四年级到镇上读书开始,他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叶浮萍,被波浪带着四处流浪,找不到可以歇脚的港湾。
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也是一只无脚鸟,只要停下来就会摔死。
或者只要还没死,就必须继续飞翔。
可命运总是阴差阳错,原本等着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的关蓦然,因为市里财政困难,开办的职高陷入停校的情况,于是,为减轻办学压力,不让高中停课,开始扩招,以前只有部分人可以升入高中的情况,不得不变为,只要想读就可以读,毕竟高中阶段不是义务教育,需要自费。
关蓦然母亲的娘家,有些明白事理的人,见此情况,他的娘舅出面,劝他的父母,让他读高中,说不定可以考个大学,光宗耀祖。如果没钱,他的娘舅可以支持。
然而,没有想到,背负着全家希望的关蓦然,第一次高考的结果是,失败。
或者是太过紧张,高考前突然发高烧的他,稀里糊涂的做完考试,结果自然也就乱七糟八。
在家里躲着不见人一个多月后,他的数学老师,也是一名毕业没有多久的女大学生,找到他的父母,说,他平日的成绩还可以,如果就这样放弃,未免太过可惜。
为了能够让他安心复读,女老师将自己的单身宿舍让给他住,自己去男朋友家里,免得他每日里花上几个小时来回奔波。
女老师的好意,让他的父母很是感动,从来就没有人这么关心过他们家,于是,在权衡利弊后,关蓦然被他的父母押着去学校复读。
想放弃的却是关蓦然,高考失利的打击让他心灰意冷,从来没有遇见过的挫折,让他不知所措,终日流连在电子游戏厅,成绩一路下滑,复读的上半学期,考了全班倒数第六,连看好他的女老师都震惊不已,以为自己瞎眼。
这一天,依旧是放学来到游戏厅的关蓦然,正在街霸街机上投币,一群高中的学生将他围起来。
九十年代的乡镇学校什么最火,这个问题放在今天肯定没有高中学生能回答出来,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出,一部香港电影可以如此风靡,无数乡镇青年因此走上歧路。这就是《古惑仔》的魅力,一部曾经挽救香港电影市场的漫改电影,在那个走私泛滥的时代,通过碟片的形式流入各个乡镇。
多少因成绩不好被老师,同学和家长打骂,瞧不起的差生,像是被点燃的野火般,以燎原之势,汇集在一起,组织社团,拜大哥,收小弟,打群架,收保护费,玩女人,最后,甚至吸毒卖淫。
直到九十年代末期,国家开始严打,多少昔日叱诧风云,不可一世的社团大哥,在审判席上痛哭流涕,委屈的像个孩子,这场因一部电影引发的社会危机,才告一段落。
虽然,电影的主演,郑伊健先生一直对外表达后悔自己拍了这部系列电影,但他从未将片酬捐出,反而一直在消费这个IP,到底是不是真心忏悔,谁知道呢?
抱着置身事外态度的关蓦然,没有想到这把野火还是烧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