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以点破面,一贯是锦衣卫的主要手段。
此次也不例外。
由于行动迅速,而且没有泄露一点风声,所以在三天之内,消息跟本没有传出来。
市面上也是风平浪静。
三天后的清晨。
空气中的朝露还没有散尽,以京畿为中心的十数个大城市里,一队队士兵在低级军官带领下,由锦衣卫的当地人手带路,上千家店铺、数百家庄园还有若干工坊都被包围起来。
一声响箭过后,几乎是同一时间,士兵们就开始破门而入。
可以想见,那一刻被包围的人们是多么的惶恐不安。
更多的人在强大的武力面前只能束手就擒,跪倒在地磕头求放过。
另外一些人在仓促间想要抵抗,甚至逃离。
结果是直接被砍翻在地,有的甚至丢了性命。
只有极少数人,机缘巧合之下逃之夭夭。
但是他们的结局也不可能好过。
要么隐姓埋名,在乡野间苦捱岁月。
要么藏在某些藏污纳垢的地方,惶惶不可终日。
要么索性成为盗匪,或上山为寇,或远遁海外成为海盗之流。
一时间各地的牢狱里都是人满为患。
之后的数月间,人头滚滚,杀的晕天黑地。
在这种雷霆手段之下,无数人倾家荡产,数代人累积的财富被一扫而空,成了内库的资财。
相关的人员也大多过了个肥年。
倒是萧锋等一干高层,忙得飞起。
根据老李等有功人员的指引,一个大型的铅铝矿被发现。
一年过后,钱荒正式结束。
大量精美的新版铜钱上市。
物美价廉,几乎没有火耗。
更是因为工艺的关系,这种“黄铜”耗费的纯铜只及老式铜钱的六成半多点。
所以越是大规模发行,铸钱监挣的越多。
原本是苦衙门,现在是摇钱树。
同样因为铸新钱的关系,铸钱监的规模扩大的十倍有余。
原来的架构早已不复存在。
新架构是由萧锋委派的一名太监负责核心部门,原来的铸钱监一分为三,最大的部门是冶铸司,人员最多的部门却采矿司,最后还有一个部门是发行司。
核心部门自成体系,主要负责铸造母钱和钱模,并且负责新式铜钱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钱币的外圈二次压铸出一道边圈,用作防伪以及防止磨边。
在萧锋亲力亲为的指导下,这套铸钱体系飞快的组建并成熟起来,成为萧锋掌控财权的有力保证。
钱多了,自然做什么事情都顺利。
对于萧锋来说,本来就有权有人,现在又有钱,能不顺利吗?
有钱了之后,第一件事,萧锋选择了造船。
派人在西南和东北各地设立收购点,主要收购巨木,比如柚木和栎木。
其实最好的船用木是橡木,历史上大英为了造船,在自家岛上种了两百年橡木,这才能够在大航海时代的后期崛起。
像洼地小国,自家没有巨木,都是采购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巨木,也一样造就了“海上马车夫”的辉煌时代。
所以,萧锋想要造船,首先就要囤积巨木。
没有两三年的自然晾干,再好的木头也是不能用的。
在等待巨木成材的时间段,萧锋搜罗了全国各地的工匠,组成了一个个小组,分别在云梦泽、曹湖等各处试建各种大船。
一来缓解了运输压力,极大的促进了商品流通。
二来训练出大批的水手和海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