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一天从学校出,从这边的小溪进去大队林场,又从那一条小溪走下来回到我家。今天又来到了学校,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我们学生的原点那就是读书。
那一天上午的第三节课,地理老师给我们上课,这一课主要介绍我国的长江起源。课文主要介绍,长江的源头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哥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还包括北支楚玛尔河,西支沱沱河、南支当曲水系三个源头。
长江从源头流入东海,总共有六千三百多公里。流经青海至上海总共十一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长江是中国人民的母亲河,宝贵丰富的水资源孕育着亿万中国人民。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面积过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占了中国国土面积的19%,由此可见长江称为母亲河是名副其实的。
小时候曾想长江书上说得那么厉害,我们长大了能不能去看看长江?这种想法说起来叫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从当年的现实状况看来,别说去看长江有千里之遥,哪怕你活到老了去自己的县城看一看,走上一遭那都是黄粱美梦。
长江滋润着中国19%的国土面积,然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沿途省市都是中国最达,最富裕最有活力的城市。如上海在清朝末年民国初期,都已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南京是民国的都,虽在抗日战争时期迁往重庆,但抗战胜利后仍迁回南京。武汉是纵横全国的重要交通枢纽,由此可见中国的展与强大离不开长江,长江沿岸那美丽富饶的土地。养育着亿万勤劳勇敢的人们,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将这些土地成为中国的大粮仓。
通过这一节地理课,我们认识了长江,了解了长江,对长江所流之地域更深刻地打上烙印。
转眼间又过去了四周,那天是星期五下午放学回家时。校长宣布从明天开始放农忙假,一共十天。希望同学们在放假期间能积极主动,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高年级的同学尽可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低年级的同学在家里要遵规守纪,绝对不要帮倒忙。还有一个要把书本带回家,假如书还留在教室的同学现在回去拿好。在参加劳动空闲时间,也要抽时间温习功课。校长宣布完这些事,各自就高兴地回家了。
那个时候的农村小学,每一个农忙季节都要放假十天八天。一般早造在谷雨前后几天,晚造在秋收季节。我们虽然年纪小,不上学了还能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第二天吃完早饭,我们六七个兄弟去找队长大哥,要求他给我们安排干些什么工作?结果他不假思索便说,你们去割草喂牛。他说一人负责一头牛,四个家里有牛的喂自己的,三个没有牛的也指定负责那几头。还说割回来的草由谁负责过秤,一百斤记十五分。
我们听到很高兴,回家跟母亲说了,然后帮我收拾好镰刀和装草的工具。还把镰刀拿去磨刀石那里磨得很锋利,我们一同三个人,前往屋下溪边靠近有水的地方。那里绿草茵茵,都长着绿油油的很长的嫩草。
到那里我们两个不会割,割了不会扎成一抓一抓,多亏了时迁大哥。现场作了演示,毫不保留地介绍了割草的方法。和割一扎捆一扎的手势,然后我和小弟才慢慢地学着割草。慢慢地一抓一抓捆好,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师无处不体现。我俩现学现做,反正就是手上功夫,只要用心去做那一定会达到效果丫。
我们割了一大堆了,也就是已经过一个上午所要数量的一大半。时迁叫我俩休息一下,玩一阵再割。我们坐在一棵阴凉的树下说这说那,突然时迁提及那次打架的事,他说本来只想吓唬吓唬我。根本没想到我会如此下手,他说他弟弟至今还有时候就流鼻血。
他说因这件事给他父亲打过几次,也骂过他多次,他还说,他父亲说。都是自己人,以后绝对不准打架,时迁说以后我们也再不打架了,都做好兄弟。
我也接着说都做好兄弟,永远不打架。那个小弟也说你三个都打不赢他。好好地三个人商量好打他?他还说都要团结一致才好。
我继续割草,我们两个也熟手很多,也只割了一会儿各自将草篮装得满满的。也挑着一担草回去了,通过过秤。时迁最多四十二斤,我的三十三斤,小弟三十斤。这天上午割草也就玩过去了,他们另外几个都比我们割得多。
我们割草喂牛,老人说牛这个时候是最苦的。这个农忙季节让牛改善生活,才会有充足的体力为我们服务。农民有一种说法叫没有老爸可以耕田,没有牛就无法耕田。
其实这种说法过了,古人云,人为万物之灵,那不就是耕块田吗?农民的流传说法也就是告诉人们,必须善待动物,善待生灵之意。
当年农村生产队普遍一头耕牛,大约要承担十五亩左右的耕地。它只是早晚两造承担耕作任务,其余时间每天上下午。都要专人专职牵出去找到有丰富青草的地方,让它吃得饱饱的才回家。每天晚上还要给它放草料,牛的草料就是稻草。
我们这些地方的农民,每到水稻收割季节,就带一只禾篮去水稻田里叫割禾。用镰刀将禾苗离水面十几公分处,割下来放在禾篮里,一抓一抓的割。直至禾篮装满为止,再割满这篮就变一担了。
就挑回晒谷场,将要收割的那一片全部割完挑回来之后,再进行一抓一抓脱粒。谷子脱下之后稻草按牛分配,养牛户把稻草挑回自己家门口晒干。
稻草一般要一连四天都是大晴天,才能彻底晒干。然后收起来一把一把储存好,这些草料假如被雨飘到了或放到回潮的地方,稻草就有霉的味,这个时候牛就不吃。
养牛真是不那么简单,每天晚上都要放草料给它宵夜,每天早上还要给它喂盐水。老人说牛也要每天吃盐,牛不吃盐犁田时就走不快,也不就是耽误了自己的工作吗?
还有牛每天都要牵出去走一走,让它在外面拉屎拉尿。否则你关它一天到了晚上,它一脾气把牛栅都会把你拆了。有一句骂人的话叫“你真是牛脾气。”这句话大概就是来自这里。反正养牛每天风雨不改,都要完成这些工作,才能达到人牛都安乐。
在集体化时期的农民在农忙季节,确实是很忙。特别是扦秧的妇女下到水田里,一刻不停一手抓秧苗,一手把秧苗扦进泥巴里。一株一株要对齐,又要注意行距又要讲究株距,行距株距太密会影响生长。还要注意每一株的秧苗数量,太多了长不粗壮,禾穗会又短又小造成谷粒不饱满。
苗数过少也会影响产量,老农说一般一株不少于七条秧苗,多不过十条秧苗为宜。在这种要求之下,面向水田背朝天,一干三四个小时,可想而知多么辛苦多么劳累。
但是谁也没有叫一声苦,一旦收工洗干净手脚,还是那朗朗的笑声。那个时代普天下农民人人平等,只是日求三餐夜求一宿。还是快快乐乐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勇敢向前。
我们这些学生在年龄上说大不大,但说小也说不过去了。我们上午学会割草,下午几个商量好去砍柴。午饭后大人出工之后我们一行六个人,带着柴刀绳索就出了。我们看到屋背面山的山窝里,看到那一大宗一大宗的杂树,便各自飞刀就砍。
不一会工夫人人都砍下了十根八根,跟手臂那么粗,差不多两米长有多。那个叔叔说大家动作要快,捆结实拿回自己屋背去,我和那个小弟老是捆不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