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步,是为了开辟术野,进入后颅窝,找到肿瘤。
然而,此时的术野却并没有随着自动牵开器抬起而清晰,下方依旧被骨性结构阻挡!
这意味着手术将会有大量的视野盲区。
当下,主刀的选择只有三个。
一:磨除遮挡的骨性结构。
但这样,会把手术时间又延长半个小时左右。
且中途可能损伤外侧裂与横窦之间的Labbe静脉,蝶顶窦的侧裂静脉等重要结构。
更关键的是——哪怕是磨掉了骨性遮挡,岩骨对中斜坡、后颅窝区,尤其是内听道连线以下的结构仍存在视野盲区。
这种感觉,
就像是冒着身体损害吃了小蓝药,
努力耕耘,汗如雨下,
末了对方却打着哈欠说“还不如用玩具”。
费力不讨好……
第二种选择,自然是放弃微创手术,直接做经典开颅手术。
这在会诊初期就否决了。
采用经典开颅手术,约等于死路一条。
最后一种,则是更换微创入路。
既然前门被一处结构挡住。
那就走后门!
“但是,额外侧是最优势的手术入路,现在临时更换成其他地方的话,风险更大啊……”蔺主任瞳孔微微颤动,脑子则飞快运转,试图找到解决方案。
这台手术,跟在漆黑的雷区穿行一样。
众人分析出了一条最可能安全的通道,但走到半路才现,昏暗的前方竟然有一堵墙!
此时再贸然更换其他路线,随时都可能引爆脚下的地雷!
要放弃吗?
“只能当成‘开关手术’结束了。”赵副主任望着那一叠骨性结构,只觉得头皮麻。
众人的脸色也很沉重。
所谓开关手术。
即手术进入人体深部后,现肿瘤扩散、解剖结构异常、多器官病变等预示着病人无法承受进一步手术打击的严重状况时,经评估后放弃手术操作,直接冲洗缝合结束手术。
一开一关,医生现无能为力,只能啥也不干就结束。
麻醉医师这时也不玩手机了,探着头说道:“无效暴露的面积不能再大了,不然病人下不了台。”
这话基本上等同于宣判死刑了。
切口太大,对病人的损害出了可控范围。
但——
还能找到更小的切口?
怎么可能!
如果真的可以的话,会诊过程中就讨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