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崇祯杀了哪些有用大臣 > 第2章 崇祯的困境(第2页)

第2章 崇祯的困境(第2页)

想不通陛下今天为什么这么有耐心,但候恂知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他便也更加认真起来,将心中所想认真梳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之后,他才开口道:

“甘薯和番薯目前在广东、福建一带均有种植,亩产十五石余,约为稻米产量的五倍。玉米在河南一带有种植,亩产七石左右,大约是稻米的两倍。

如果大明能遍植这些高产作物的话,饥荒问题立时便可消解。”

听到只有十五石余也就是不到两千斤的产量,与后世动辄五千斤甚至上万斤的产量比起来不由得让人有点儿失望,不过很快他就明白过来,这中间差出来的产量秘诀就在于化肥。

但就算是只有一千多斤,在这个普遍粮食产量三四百斤的年代已经是了不得的产量。

既然候恂能这么快说出这个数据,证明这个年代的人对于这三大法宝的产量是有认知的,那为什么在这个年年闹饥荒的年代这三种农作物却没有推广开呢?

注意到崇祯疑惑的眼神,不等皇帝问,候恂便接着说道:

“不可行的原因有四。

第一,无论甘薯、番薯还是玉米,其口感太差,尤其是甘薯,吃多了之后胀气、泛酸,百姓不愿多食。

第二,虽然这三样的产量确实不低,但我大明还有其他的高产作物,比如高粱的产量同样不低于这三样,而且百姓们对于高粱的种植更为熟悉,自然不愿贸然种植新的作物。

第三,这三样东西都不能用来交税,百姓们就算种了出来也还要卖了换成银钱交税。

可是不能用来交税的东西,又能值几个钱呢?

第四,种植新的农作物总是有风险的,目前北方遍地流贼,百姓能从地里刨出一口吃的已经相当不易,哪还有时间去研究新的作物?

就算官府告诉他们甘薯的产量远远高于稻米和麦子,他们也不一定敢种。

而南方地区纵然近年同样频繁遭灾,但相对北方来说还是要好的多,因此除了稻米之外,更重要的作物是桑树和棉花,他们更没有动力去种植您所说的三样东西。而且。。。。。。。”

说到这里,候恂的表情有些纠结,但看到崇祯那认真直视着他的眼睛,鬼使神差的他便接着说道:

“而且大多数时候,百姓们其实也决定不了到底种植什么。”

一直直视着候恂的眼睛,确定他的话已经说完了,崇祯才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刚才候恂的话说的已经足够直白,第一条原因只是个铺垫而已,这三样东西之所以推广不下去,主要是后面的三个原因,尤其是候恂的最后一句话,才是全篇的核心。

大明的土地兼并实在是太严重了,大量的农民早已经没有了土地,只能寄生在大地主的门下,靠租种他们的土地甚至以给大地主打长工为生。

而大地主压根儿不缺粮食,多出来的那点儿产量对于他们来说压根就没什么意义。

但增大了甘薯等作物的种植之后,必然要挤占桑树和棉花的种植面积,这对于他们钱袋子的影响可是致命的。

看来他想要好好种地,最终还是绕不过土地兼并这个问题。

但现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还没这么幼稚。

崇祯十二年,被缺钱折磨的山穷水尽的崇祯想拿武清侯李国瑞开刀从勋贵们那里搞点钱助饷,结果对方就给他来了出九莲菩萨显圣,最终他不仅将抄没的钱财全部送还了回去,还搭上了五皇子朱慈焕的性命。

这还只是剥夺爵位,抄没家产,并没有杀一个人,都已经付出了如此惨烈的代价,如果他要真像爽文小说里写的那样上来就大杀特杀,他敢肯定先死的一定是自己。

生活并不是爽文,他想好好种地,土地兼并的问题一定要解决,但不是现在,他目前能做的只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一点儿一点儿的解决问题。

只是,这个切入点到底在哪儿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