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子里,村民们过着清贫的生活,村子里并没有设立村学。
只有在对面的较大村庄才设有村学,那里有一位老秀才担任夫子,负责启蒙学子。
这位老秀才是个极其注重礼仪和品行的人,他不仅要求学生们能够交得起束脩,更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品德。
在招生之前,他会亲自走访学生家庭,如果得知某个学生品行不佳、顽劣不堪,即使对方家境优越,他也不会收这个学生。
冯婶子便出面调停,她是个受人尊敬的女子,平时善于处理村中的纠纷和争端。
看到周围看热闹的妇人们纷纷帮腔劝说,她心中不禁有些得意,同时也红袄妇人一个台阶下。
有妇人插话道:“余氏啊,虽然村里人有点小摩擦是正常的,不过你儿子做的确实有些过分了。不管怎么说,我们村是没有村学的,你和孩子他爹还想不想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我看不如就大度些,原谅乔家的丫头算了,孩子前途要紧呐。”
妇人的话让红袄妇人有些心动,她知道自己的儿子顽皮不听话,也担心他的未来。她开始犹豫着是否该退让。
这时,一直在旁边观察的冯婶子又开口了:“余妹子啊,我知道你是个好母亲,不想让孩子受委屈。可你也知道我们村的情况,想要启蒙孩子就得去隔壁村。虽然路途远些,但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值得的。”
冯婶子的话让余氏下定了决心,“哼,这次饶了她!”
此时,围观的人群中也不断响起附和之声。
这时,一辆破旧的牛车在土路上慢慢出现,驾车的是一个身穿粗布衣裳的老汉。
他的皮肤黑得像经历了风霜的田地,身材干瘪,脸上皱纹深深,鬓已然苍白,仿佛每一丝岁月的痕迹都刻在了他的身上。
他牵着牛绳,引领着牛车来到乔霜和其他妇人面前。
牛车停下,老汉向她们和善地微笑,打招呼问好,声音虽然沙哑,却充满了和气。
红袄妇人向乔霜投去一记凌厉的眼神,那一眼充满了刻骨的怨气和憎恶。
她哼了一声,用力拉着儿子爬上牛车重重坐下,那力气大得牛车都晃了几下。
当轮到乔霜姐妹准备踏上牛车时,老汉突然收起了他之前的友善,板起了脸,挡住了她们的去路,满脸狐疑地问道:“你们也去镇上,有钱坐车吗?”
“是。”乔霜简短地回答道。
老汉伸出两根手指,语气生硬地说:“两个铜板一个人,一文也不能少,还有你那些东西占地方,得加两文。”
乔霜和乔雪心有灵犀地互相看了一眼,这个老汉对她们的态度显然并不友好,就像防备着她们会赖账一样。
那怀疑的眼神和无礼的言语,让乔霜心中忍不住有些怒火。
她们并没有打算和老汉争辩什么,即使他身上散出浓浓的泥土味和牛车上的杂物味道,冲鼻难闻,她们还是径直上了牛车。
她们知道,争论不会有任何结果,只会耽误上镇的时间。
乔霜拿出钱来,他似乎没有料到这对穷困的姐妹真有钱坐牛车。
他驱赶着牛车,缓缓地向镇上前进。乔霜和乔雪坐在没有棚顶的牛车上,
“你们去镇上做什么?”老汉有些沙哑的嗓音打破了车厢内的沉寂。
乔霜转过头去,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老汉,她并不想回答他的问题。
然而,面对老汉略带嘲笑和怀疑的眼神,她还是硬着头皮回答道:“去赶集。”
老汉听后似乎更加不屑,“你们两个破落户赶什么集,别是去菜市场捡烂菜叶吧。”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轻蔑和嘲笑,乔霜感到心中的怒火更加旺盛。
她不想再跟这个老汉说话,于是她沉默,无视他的存在。
乔霜和乔雪最后上了牛车,车厢里仅剩下一个角落里小小的空位,勉强能容纳她们两人。
无奈之下,她们只好把两个箩筐和篮子叠在一起,两人紧紧靠着,用双手环绕着这些物品,以防它们摇晃或掉落。
在初春的清晨中,阳光宛如淡淡的金色丝线,轻轻地洒落在这片静谧的乡间小路上。
牛车悠悠地行驶着,似乎在跟这个世界的宁静和谐共鸣。
这辆车,满载着各色人等,共同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有妇人,她们衣着朴实,脸上洋溢着劳动的印记,那是岁月的见证,也是生活的痕迹。
有小孩,他们活泼好动,如同小精灵般嬉笑打闹,带给大家无尽的欢笑。
车轮滚滚前行,载着满车的人继续往前走。
乔霜依然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她的眼神深邃而沉静,如同湖面一般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