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知道这个家中,唯一不欢迎自已女儿的,就是崔氏了。
她不想让林玉禾为难,次日就抽空去了趟市集,买了些米面和肉回来。
这时,崔氏对杨氏母女俩的态度才好了不少。
杨氏虽然懦弱,也有些心眼,梁家每月让人送来的工钱。
她大部分都存到了钱庄。
为了她们母女俩以后做打算。
家家户户准备了那么久,腊月三十这日,终于来临。
从鸡鸣那刻开始,农户们就起床忙碌开来。
家中的男人们第一件事,便是杀鸡鸭,取腊肉。
妇人们则从午食过后,在灶房忙活起来。
过日子,大都如此,谢书淮家也不例外。
早上一起来,他就杀了鸡鸭和鱼。
灶房中,杨氏和崔氏也没闲着。
崔氏切菜,杨氏负责烧菜。
两个孩子,轮换着烧火。
这也是婵儿这几年中,最快乐的日子。
脸上每日也有了笑容。
林玉禾哄睡小团子后,也到灶房来剁馅儿料。
等稍后包饺子。
今日灶房不用谢书淮操持,用过午食,他就开始挂灯笼,贴对联。
他好像尤为重视今年的元正,不但买了灯笼,还亲手书写了门联。
往年他都是买现成的,除了他和林玉禾大婚那年外,已经有好几年都没亲自写过了。
他这一贴,整个家中也亮堂喜气起来。
他写的对联字迹飘逸洒脱,如行云流水。
自已家中房门上的对联刚写好,阿山就带着浅浅上门来讨春联了。
谢书淮也没推辞,他书写快速,半个时辰,就写好了春婆子家中几扇房门的对联。
阿山的口风不紧,在路上遇到村里的人,都会忍不住夸赞几句谢书淮的才气。
没过多久,村中陆陆续续又有几户人家,找上门来要对联。
他们手中,不是拿了番薯,就是粗粮。
这一次,谢书淮都没拒绝。
而灶房三人也忙得不亦乐乎。
天黑之前,白胖的饺子在锅里翻腾着,另一锅的鸡汤也炖好了。
案板上已摆好了炒好的菜式。
有鱼汤,蒸糕,腊肠,油炸汤圆,酱炙豆腐等。
和小年夜那晚一样丰盛。
林玉禾主动把小团子也抱了过来。
她一双清澈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运姐儿的碗中堆得满满的,崔氏在一侧连连嘱托,“运儿,你可是个姑娘家,你看婵儿多规矩。”
哪料,林玉禾却还惯着她,单手为运姐儿继续夹菜“娘,今日就别说她了,一年难得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