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自以为隐藏很深的杀手组织,被韩府死士杀得干干净净。
一些往日弹劾举报过韩葛生的监察御史,全府上下鸡犬不留,纵火烧府。
后半夜,对韩府忍无可忍的骠骑大将军金淳中终于雷霆怒,调动两万城卫军进驻各城枢纽位置维持治安,大肆逮捕违法犯禁的韩府家将。
韩府果断采取反制措施,韩云山悍然授意左卫大将军唐鹿鸣,率领渭水大营三万大军移营青龙门前,箭指永安城。
同时传讯最近的咸阳将军范进,连夜亲率八千重甲铁骑火驰援,牵制震慑泾水大营两万轻骑。
双方剑拔弩张,战势一触即,全城笼罩在战火的阴霾下。
在空气里弥漫着火药味的严峻时刻,大旗皇朝真正的主人,皇帝陛下李鸿鹄,前半夜因为服食四颗方外道士进贡的灵丹妙药,一气御九女后,近乎虚脱地昏睡过去,至今未醒。
整个皇宫皇城乱成一锅粥,唯独皇帝陛下酣然大梦春秋。
内侍监总管太监康巡心急火燎跑到御榻前呼唤无数次,毫无效果。
皇后娘娘纪童心急火燎跑到御榻前跪请无数次,无果。
请来御医也无济于事,据御医诊断,皇帝陛下忧劳国事,心力交瘁,消耗元气巨大,这一觉没个三天两夜恐怕醒不过来。
皇后娘娘纪童与内侍监总管太监康巡本着事急从权,反复商议后颁布了几道诏书。
尚书令韩葛生忠贞德厚,勤勉谋国,追封太师,以亲王礼仪高规格厚葬,配享太庙。
骠骑大将军、兵部尚书金淳中宿卫忠正,宣德明恩,迁大将军,领兵部尚书,总揽军务。
京兆尹韩云山学识渊深,政令娴熟,素有人望,迁尚书省左仆射,统领朝政。
韩府二公子韩云海迁刑部侍郎。
菊香茶室谋害朝廷股肱大臣,罪无可恕,所有人员一律斩立决,旨到行刑。
几名传旨太监在大内侍卫的护卫下,火出宫。
金鸡唱晓时,诏书抵达各府及刑部衙门,韩府金府鸣金收兵。
韩府撤回家将扈从,金府释放已被羁押的韩府门人,城卫军挥师回营,渭水大营撤回驻地,咸阳将军率领重甲骑兵班师凯旋。
菊香茶室乐伎、帮工、清客三十七余人,没有看到这一天的太阳升起,于黎明前夕全部斩。
一桩血案就这样轰轰烈烈开局,皆大欢喜中落幕。
金淳中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将军,他很满足。
韩府死了主心骨尚书令韩葛生,自然倒霉,但朝廷算是给足韩家面子,追封太师,亲王礼仪厚葬,配享太庙,这等殊荣不可谓不厚。
最重要的是,韩云山拿到了统领朝政的尚书省左仆射一职。
原为从三品京兆尹的韩云山,一跃成为从二品的尚书省左仆射,论品级自然不如从一品的尚书令,甚至不如六部尚书,但加上统领朝政四个字,那就和从一品的尚书令毫无差别。
本朝不设丞相,没有三师,没有尚书省右仆射,中书令、侍中等三公重臣早被韩葛生迫害的在家养老、不问世事。
中书省、门下省群龙无,统领朝政的左仆射是货真价实的文官之,比起所谓的正一品大将军,含金量只多不少。
韩家权柄未丧,权势依旧,这是韩家不能突破的底线。
韩云山想的是,既然韩家所获匪浅,也就乐得见好就收,否则当真玉石俱焚,闹得天下大乱,韩家不足以取李家而代之,假如引来各州诸侯逐鹿中原,韩家恐难善终。
当今天下韩家远没到只手遮天的地步,在这京城里说话或许还有人听,但也有大将军金淳中分庭抗礼。
出了京城,别说南方的扬州大都督、荆州大都督、益州大都督这些坐拥十几万雄兵的土皇帝。
即便是实力较弱的凉州将军、雍州将军、并州将军、青州将军、交州将军,谁手里没有几万将士?
平日相互牵制还顾着颜面,对朝廷唯唯诺诺,真要撕破脸皮撸起袖子干架,随便一家都足以闹得天翻地覆。
更别说还有幽燕之地的张家,别看幽燕之地不如荆州益州扬州土地辽阔,对外宣称只有五万大军。
但张家耕耘幽燕一百多年,六代人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幽燕百姓咸乐为之死战,只知有张家,不知有皇帝。
张家历代家主极为奸猾狡诈,只会躲在幽燕积蓄力量,中原一百多年大战不休,换了三个朝代,张家没有介入过任何一场战争。
张道冲这老东西尤为可恨,名义上对大旗朝廷俯帖耳,称臣至今二十多年,竟连户籍人口税赋都秘而不宣,每年上报户部的永远是嘉禾末年、一百多年前的旧数据,七万户,四十万人。
四十万人常年供养五万大军,打得黑水汗帐和青奴汗帐屁滚尿流?
呵呵,信你才是白痴。
据朝廷密探侦察得知,如今幽燕之地几乎没有荒芜土地,人烟稠密,商旅繁华,估摸着起码得有七八百万人口,可能过早年的豫兖冀徐任何一州。
大旗王朝建国初,人口大州设大都督府,统领一州军政,正二品,与尚书同衔,如益州、扬州、荆州三州,每州三四百万人左右。
小州设将军府,正三品,与侍郎同衔,如凉州、并州、雍州、青州、交州等,大概不到两百万人。
京城特设京兆尹,正三品,与侍郎、将军府同衔。张家坐镇的幽州,按制应设正三品的幽州将军府。
但张家正二品的镇北大将军,从嘉禾末年沿袭到天统年间,早已深入人心,朝廷为安抚张家,只能默认。
当年先帝忌惮豫、兖、冀、徐四州人口众多,隐患极大,力排众议不设大都督不设将军府,朝廷直接管辖郡守。
如果幽州当真冒出七八百万人口,相信朝廷上下将寝食难安。
韩云山刚坐上尚书省左仆射的宝座,就开始为朝廷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