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家属院。
霍海洲在火车站接到哥哥霍海洋之后,兄弟二人坐长途汽车直接回部队家属院。
霍海洋没有来过部队,路过部队驻地的时候,他看着眼前雄伟庄严的大门,两边有八个大字: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两名荷枪实弹的哨兵身穿绿色军装,身姿挺拔,神情肃穆,分立两侧,神圣而不可侵犯,让人看了不禁心神一凛。
这就是部队啊!
霍海洋心里有点激动,他甚至有点冲动,真想进去看看部队是什么样子。
但他知道,部队是个纪律严明的地方,他可不敢乱闯。
当兵光荣,特别是农村的,有不少人都想去当兵,对于他们来说,当兵可是条好出路,比在家种地强多了。
十几年前征兵的那个冬天,他也被选上了,但他老妈不知道听谁说,那一年的新兵可能去北方边境,而当时北方边境的形势非常紧张,听人说是准备打仗。
他老妈怕他一去不回,死活不让他去当兵,想法子让他在家装病,他也因此错过了当兵的机会。
而弟弟霍海洲,在他老妈的逼迫劝说下,那年才十六岁,就参军到了部队。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弟弟自愿想去当兵,实际上,只有他们一家人知道,是他老妈逼着弟弟去当兵。
霍海洋也知道,老妈从来只偏心他和妹妹,他劝说了几次,老娘也听不进去。
他从小就知道自已的身世,他和弟弟是同母异父,包括妹妹黑丫……
不得不说,还是弟弟的命好,没有去北方边境当兵,而是来到云省的边境部队。
附近的几个村子,有几个一起去当兵的,他们当了三年兵就复员了,只有弟弟很争气,提干之后就留在了部队。
农村的义务兵复原回来是不安排工作的,他们仍回村里务农。
弟弟在部队提干之后,进步很快,现在已经是正营级教导员。
在弟媳随军前,弟弟当兵这十几年,他每个月都将工资津贴寄回家里,他们在村子里盖了六间宽敞明亮的新砖瓦房,村里人都羡慕他们家出了个军官。
可以说,弟弟对他们家的贡献最大。
但他老妈还是不喜欢弟弟,也不喜欢弟媳和小侄女。
霍海洋有点不理解老妈,弟弟每个月给家里寄这么多钱回来,她为什么就不喜欢他呢?
他记忆中,自从父亲去世之后,他们家穷的经常揭不开锅,他老妈不知道从哪弄来点吃的,他和妹妹还能有口吃的,而那个饿肚子的人,永远只有弟弟一个人。
弟弟的性子随父亲,他饿着肚子也不吭声,他默默上山打猎,下河摸鱼,什么都会,本事还挺大。
他记得弟弟有一次下河摸鱼,可能水冷的原因,腿抽筋而溺水,还好他发现的及时,跳进河里把弟弟救了上来。
霍海洋对弟弟还是非常羡慕的,同时,他心里也有点遗憾,好男儿谁不想到部队当兵!
若不是老妈逼着他装病,那年冬天到部队当兵的可能就是他,他也可能留在部队提干……
唉,可能这就是他们兄弟二人的命吧……
霍海洲打断了霍海洋的思绪,“哥,等回了家属院,你劝一劝咱妈,她不想回老家。”
马上就到家了,他心情有点复杂,他知道老妈的脾气,不知道该怎么劝说老妈跟着大哥回家。
霍海洋抬头看了看弟弟,弟弟比他高出大半头,一米八多的个头,怎么还对老妈如此发怵?
他抬手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笑着说道,“海洲,我这次来,就是专门来接咱妈和富贵回家的,家属院快到了吧,还有多远?”
“不远了,前面就是部队家属院。”霍海洲兄弟二人说着话往家属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