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郑家吃的饭。
饭后,三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然后就是郑学福问着罗温以后的安排。
罗温理了下思路说道:“以后可能不会有太多时间写书,准备往影视业发展,毕竟我也算是山影子弟,回归老本行,而且专业也是这个。”
郑玉全点点头:“嗯,也好,之前有件事没和你说,本来你上本书就想给你运作一个文协的会员,但是被一些人否了…”
罗温想说话,被郑玉全按住,他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可能不太在意这些虚名,但是以后这是你必须走的一步,怎么说呢…”
旁边的郑学福接过话题:“有什么不好说的,加入了你就是正规军,没加入你就是土匪,说打你就打你,懂了吗?”
郑玉全点点头,他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是老爷子的解释更加通俗易懂。
罗温沉默了,之前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听到老爷子的解释,心里一叹,和影协还真是一模一样,关键两家还是合作单位,一起合作了金鸡百花。
罗温没有推辞,问着郑玉全:“那玉全哥,我要怎么做?”
郑玉全露出了欣赏的笑意,本想着年轻人总是会心高气傲,桀骜不驯,这罗温反倒是有超越年轻人的沉稳。
他安慰着罗温:“这事很简单,不用你做什么,老爷子会找人帮你写序。”
罗温笑着答应了,又有些无功不受禄的意思问道:“那我能帮上什么忙吗?”
郑玉全和郑学福对视一眼,哈哈的笑着,郑学福说道:“刚想说你沉稳,这么快就沉不住气了?”
郑玉全止住了笑:“什么也不用,伱只要出成绩了,我脸上也有光,而且你刚才不是说要进入影视业吗?详细说说。”
罗温把自己的想法,有删减的说了一遍,包括影视公司的架构,北美剧组的见闻,引导影视产业工业化等等。
郑玉全在一旁听着,越听眉头皱的越紧,搞得罗温说到后来渐渐的也住了嘴。
();() 郑玉全叹口气说道:“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前期的路有点难走,你需要拿出足够亮眼的成绩才能走下去,而且…以现在的环境来看,不太适合国内发展。”
罗温:“我知道很难,但是道路是没错的,西方成熟的技术和产业结构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们需要的就是照抄而已,如果不能做到引导风潮,至少我得保证自己不被污染。”
郑玉全点头,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跟你说个事,这次帮你出完书,下个月我就要下放到地方,可能几年内不能回京,所以我才会把你的报道摆在主任桌上。”
罗温点点头,这是郑玉全要被重用的前奏,很正常,郑家有关系,郑玉全又是個学识够的,差的只是阅历,下放地方锻炼几年,然后回来就可以跳级了。
而郑玉全作为文化部门的成员,将来肯定也是要走这条路的,自己无论是写书也好,拍电影电视剧也好,又是文化产业的一员,提前绑定,将来也会相辅相成。
现在郑玉全的如实相告,就是告诉罗温这几年尽量不要出错,等他回来就可以放开手脚。
但是罗温并不会老实,他知道自己的路该怎么走,心里有着完整的规划,他至少目前阶段不会犯错,可他又不能和郑玉全说这些,只能先应允着。
……
下午两点,罗温回到了学校,在教导处姜伟那销了假,又跟着姜伟去了系主任郑冬天办公室。
办公室里郑冬天和王宏伟正在讨论着今天的报纸。
郑冬天喝口茶:“原来美利坚也会吹牛,小罗明明说总投资4000万,发行5000万,这转眼到了报纸上就1。5个亿了。”
王宏伟翘着二郎腿:“多新鲜呐,美利坚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人家吹牛也是平常事,而且有利于宣发。”
郑冬天放下报纸:“嗯,就是这些个报纸总带着这个绯闻干嘛,我这都不好贴在公告栏里。”
王宏伟反倒嬉皮笑脸:“你看你,思想落伍了不是,这叫年少风流,而且人家美利坚开放着呢,我倒觉着你把小罗的绯闻贴在公告栏上,更能激励咱们学生奋进。”
();() 郑冬天没好气的撇了王宏伟一眼:“这放回我年轻那会,正儿八经的属于耍流氓。”
王宏伟:“要么怎么说时代在进步,而你还停留在过去,现在的学生谁还把这当回事?”
正好姜伟带着罗温进了办公室,听到俩人的对话,罗温都想转身出去了。
王宏伟看到俩人进来,拍着巴掌乐:“哟,咱们的大导演回来了,快找地方坐,给我们讲讲你这什么绯闻的,郑主任刚才还夸你呢。”
罗温:“那都是为电影炒作的,老师怎么还当真了。”
郑冬天无奈的笑着:“别听你王老师瞎说,先坐,讲讲这次出去后学到什么。”
罗温跟着姜伟找了个椅子坐下,看见桌上的报纸,也是那么一套:
《北电学生罗温,北美执导1。5亿大制作即将上映》这是吹电影和学校的。
《青年作家的另一个身份,美利坚电影导演》这是吹罗温青年楷模的。
《才子佳人,天作之合》这是拿花边新闻炒作热点的。
……等等这些报纸基本和美利坚报纸差不多的内容,但是去除了一些美利坚报纸那边对于亚裔导演的怀疑。
罗温坐下后,把美利坚剧组的运作和几人讲了一遍,还有一些自己执导影片时遇到的问题,发现的一些不足,一一讲了出来。
王,郑,姜三人也借着这个机会,了解了美利坚剧组的成熟运作,顺便指点了一下罗温的疑惑,让罗温豁然开朗。
郑冬天:“小罗,这次回来好好补补课,你的这些问题其实都不大,但都因为你基础知识不足。”
罗温:“嗯,我也知道,所以这次才着急回来,好好上上课,弥补自己的不足,顺便跟老师借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