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从朱棣吃猪粑粑开始百度 > 第二十三章(第2页)

第二十三章(第2页)

大家都知道吕后跟刘邦是政治联姻,是吕家对刘邦的投资,这投资是要有回报的,刘邦想借项羽之手弄死吕后所出的两个孩子,结果就很明显了,想踢开吕家。

刘彻也是,卫青一走,卫氏无人,霍去病唯一的儿子也没了,没有亲族在朝中支持的太子能坐稳吗?在汉初希望很渺茫。

刘彻看着光幕,眼神逐渐冰冷,作为一名合格帝王,他自然知道这是最优解。

这个时代本是你死我活,特别是储君之争,争不过别人,就得死!

永远不要寄希望于他人。

而偏偏这个儿子在朝政上政见与皇帝相左,这问题就更大了。

刘彻的一生功绩斐然,伴随着他的功绩一块出名的还有他的任人唯亲,舅舅、小舅子、外甥、连襟,是真恨不得将亲戚里的人才全都扒一遍。这其中并不是每一个都是卫青霍

去病能安分守己,多数还是仗着皇帝宠爱嚣张跋扈。

汉武帝攻打匈奴将文景之治积攒的老底都打没了,户口本都打没了一半,因为没钱打仗还发明了白鹿皮币,本意是为了军队创收,大概是没有学过《货币论》,此举差点让国家经济崩溃。

刘彻:瞎说,现在有钱的都是刘氏诸王,他杀猪也得选这些人。

毫无疑问,刘彻的个性张扬和攻击性极强,这跟性格仁慈宽厚的刘据有着鲜明对比,这一点想来我政哥深有体会,一个总是跟自己对着干的儿子,秦始皇能忍,将人丢到边疆磨炼,汉武帝忍不了,大家都是头一次做人,我凭什么让着你?父子隔阂越来越大。

汉武帝刘彻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对待匈奴手段强硬,可连年战争使得人口缺少,民不聊生。

此时大汉商贾小地主破产无数,流民百万,民间起义不断。

北伐时期,天下流民达到二百万,这种情况下汉武帝仍然主战,将匈奴人彻底赶出漠北,却招到以太子刘据为首的臣子反对。

看到这里,刘彻呵呵在心里评价,这个儿子傻得可以。

大汉自开国以来只有一个声音,皇帝的声音,想跟皇帝对着干,怕是活腻了。

老刘家的人哪怕再困难也会绕着圈子达成目标。

他爹想干掉弟弟刘武,碍着奶奶窦氏在,只能看着弟弟上蹿下跳。

刘武怎么死的?莫名其妙得了热病死了。

虽然不知道是谁下的手,但不管怎么说,好歹他爹满意了。

他爹那样一个人,在他爷爷面前也是服服帖帖。

真有什么想法,好歹等皇位拿到手再说。

刘据是爱民吗?或许是,但他更不想继承一个破碎的国家,就算举国之力灭掉匈奴又如何?此时的大汉经不起折腾,又因为赶上小冰河,连年灾害,黔首流离失所,所以他主和,在国策上就跟皇帝主张出现偏离。

刘彻会听吗?能听的进去就不是汉武帝。早在卫青去世后,皇帝身边夸赞太子的人逐渐减少,反而多是诋毁他的人,例如他在卫皇后宫中多待了一会儿就有黄门向皇帝举报,说他调戏宫女。

为何黄门都敢随口污蔑

一国太子,显然皇帝对太子不满,皇帝也不可能为了这种小事去询问太子,这种小报告打多了,日积月累,造成父子越来越远。

深谙后宫争斗的刘彻一眼就看穿这其中有后宫女人的手笔。

皇门为何敢得罪太子?急皇帝之急,放屁!

他娘和丈母娘就用过这一招,不断指使人在先帝面前说刘荣跟栗姬的坏话。

时日一长,不信也就信了。

在大汉,最不敢令人小瞧的就是女人。

太子刘据死于巫蛊之祸,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巫蛊之祸不过是无稽之谈,可古代人却深信不疑,更不要说汉武帝晚年也寻仙吃丹药。

刘彻发出质疑,“这世上没有神仙?天音又是哪来?”

永乐皇帝朱棣拍了拍大孙子的脑瓜子,“瞧见没,哪怕秦皇汉武唐太宗这般丰功伟绩之人都逃不过求仙问药,咱大明可不能信这些!”

太孙朱瞻基提醒老爷子,“爷爷,咱后世还有一个主职道士的皇帝。”

永乐皇帝给了大孙子一脑瓜子,“你还有脸说!你娘把那孙氏送远了,这事就算了,咱不追究,你不准将人找回来,孙氏不行,竟出些孬种!”

朱瞻基为后世子孙辩解:“那厚照孩子还是不错的。”

永乐皇帝冷哼一句,“死得早又有什么用?身为皇帝首要任务为朱家留下后代。”

天音那句话说得好,家里可不是有皇位等着继承。

朱瞻基摸了摸鼻子,好像自己也被敲打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