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神秘美人鱼2016为什么下架了 > 第91章 走进高台民居(第1页)

第91章 走进高台民居(第1页)

夏有玉说,“我看资料上是这样记载的:乾隆二十五年,南疆维吾尔族上层人士图尔都等五户助战有功的和卓,应召6续来到北京拜见高宗皇帝。

乾隆让他们在北京居住,并派使者接他们的家眷来京,封图尔都等为一等贵族台吉。

图尔都27岁的妹妹也被选入宫,册封为和贵人(即香妃)。这是乾隆皇帝统一新疆后的一次政治联姻。”

钟导说,“没错,香妃之所以能够嫁给乾隆皇帝,也是因为政治联姻的需要。”

花池说,“我知道在清朝后妃的八个等级中,贵人属于第六个等级,前五个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后面是常在和答应。

由于香妃入宫时带来了祥瑞,就是从南方移栽到宫内的荔枝树,这棵树结出了2oo多颗荔枝,是吉祥的征兆,因此香妃很受乾隆皇帝宠爱,也很受皇太后的喜爱。”

夏有玉说,“在和贵人入宫后的第三年,即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皇太后降旨,册封和贵人为容嫔。

她的哥哥,原封为一等台吉的图尔都,也因追论进攻喀什噶尔有功而同时晋爵,封为辅国公。”

钟导说,“乾隆三十年春天第四次南巡时,携皇太后、皇后、庆妃、香妃、图尔都等王公贵族1ooo多人同行,可见香妃当时的地位是十分尊贵的。”

花池说,“对,我看了这一段记载,南巡路上,乾隆对香妃格外恩赏,前后赐给她8o多种口味适宜的饭菜,其中就有名贵的奶酥油野鸭子、酒炖羊肉等。

还有,香妃的美貌和异域风情在南巡路上进一步赢得乾隆皇帝的垂爱和信任。”

夏有玉说,“乾隆二十三年六月,皇太后懿旨,将香妃由容嫔晋为容妃,并让赏给处为她准备满洲朝服、吉服、项圈、耳坠、数珠等重要赏赐。这一年香妃35岁。”

钟导说,“三年以后,也就是乾隆二十六年,乾隆又携带香妃等六位妃嫔东巡,去游历泰山,拜谒孔庙。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皇帝在圆明园奉三无私殿设宴会餐,容妃已入主了西边头桌的位,到同年十二月乾清宫大宴,容妃又升格到了东边坐桌的第二位。这时,容妃已48岁,她的地位与殊荣达到了顶峰。”

花池说,“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离世,享年55岁,葬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喀什的香妃墓仅仅是她的衣冠冢。”

夏有玉说,“香妃的一生真的很传奇,她在皇宫享尽了荣华富贵!”

钟导说,“香妃本人也十分聪明智慧,在皇帝后宫能够保持不断上升的地位,绝不仅仅是她家族的功劳,她自己也很争气。

如果她的性格不好,爱嫉妒,心胸狭窄,或是性格内向,整天郁郁寡欢,愁眉苦脸,也不会受到皇帝的喜爱。”

花池说,“所以说女人啊!不但长得漂亮会有好运,还需要情商高,心态好,性格好才会得到的更多。”

夏有玉说,“你是不是在说你自己啊?我觉得挺符合你的人设。”

花池说,“谢谢你对我的认可!等得到你的夸奖可真不容易!”

车上的人都笑了,花池心里暗自欢喜。

这时,王师傅说,“我们到高台民居了!”

大家下车后环顾四周,看到了东门外高台上一片土黄色的层层叠叠的民居,

钟导说,“这就是喀什着名的高台民居。”

花池问,“远看高台民居像一大片用黄土盖的楼房,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古老又原始。”

夏有玉说,“这个大土台占地8o多亩,曾经居住着6oo多户人家,因为居民中许多都是土陶匠人,被称为“高崖土陶”,也就是高台居民这个词的维吾尔语意思。”

钟导说,“这一片高台民居形成于8oo多年前的喀喇汗王朝时期,原本和老城连在一起,位于王宫东大门外,1oo多年前过一场大洪水,洪水奔流而下,冲出了一条大沟,就是现在那边的的吐曼路,这条路把高台民居和老城分开了。

大家一起走进了高台民居的小巷。巷子里曲径通幽,拐弯很多,路两边房子的土墙不少露出了里面的土坯,有种破旧感。

大家看到了一家又一家旅舍民宿。

花池说,“这里还有民宿,说明这里已经变成了旅游景区。”

钟导说,“这里原来全都是土坯楼房,很多房子都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了危房,政府投资进行了保护性改造,今年才全部完工,已经变成着名景区。”

夏有玉说,“这次大规模改造完整保留了原来的格局,只是进行了房屋加固和调整。这里现在是喀什生土建筑的典型景观。”

摄像师刘军开始拍摄巷子里的景色。

在一个铜器店铺门口,一位老人正在捶打手中的铜器,铁锤“铛铛”的声音很引人注目。

在一个土坯房门口的台阶上,坐着一位穿红色外套花裙子的姑娘,她正在绣一个小花帽。

拐进另一条巷子,看到高低错落的土房子连城一片,窗户都很小。

还可看到在小巷深处将楼房盖在小巷十字路口上的悬空楼,像是过街楼。

除了许多的“过街楼”外,还可以看到占街面一半的“半街楼”,楼上还有红色栏杆和走廊。

花池问钟导,“为什么这里的土楼房都不规范,形状很奇怪,大大小小高低不一样?”

钟导说,“最早的居民只盖了一层土平房,居民比较多,住房比较拥挤。但是每家每户都会娶妻嫁女,生儿育女,没办法,每增加一代人,他们就在自己家的楼上加盖一层,这样时间长了,平房就变成楼房了。”

花池问,“据说这个高台民居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了,至少也有几百代人了,楼房为什么不是三十层或五十层?”

钟导说,“不用盖那么高呀!你见过你爷爷的爷爷了吗?老一辈不在了,年轻一辈可以继续住老房子。”

往前走到一片比较开阔的地方,大约有十平米的空地,周围被土房子包围着,钟导让夏有玉在这里录一段主持词。

夏有玉面对西边,声音清爽地说,

“高台民居建在高4o多米、长8oo多米的黄土高崖上,距今有6oo多年历史。总占地面积为7o余亩,共有房屋452户。

高台民居地势复杂,人口密集,有5o多条窄窄的巷道纵横交错,但四通八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