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中州录男女主相差几岁 > 第76頁(第1页)

第76頁(第1页)

落日孤城鼓角,笑歸來,長圍初罷。風雲慘澹,貔貅得意,旌旗閒暇。萬里天河,更須一洗,中原兵馬。看鞬橐嗚咽,咸陽道左,拜西還駕。

他的字跡本就飄逸瀟灑,詞句更是開闊豪邁,三人讀罷,皆拍案叫絕,元好問頓足笑道:「糟糕,仲澤這詞一出,我再寫不出來了!」王渥笑道:「商帥莫信他。磚已拋出,只待裕之的珠玉。」元好問在樹下踱了幾步,沉思片刻,也填了一闕《水龍吟》,一樣抽了一支長箭,在泥土上一筆一畫地寫道:

少年射虎名豪,等閒赤羽千夫膳。金鈴錦領,平原千騎,星流電轉。路斷飛潛,霧隨騰沸,長圍高卷。看川空谷靜,旌旗動色,得意似,平生戰。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軍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聲自遠。蓋世韓彭,可能只辦,尋常鷹犬。問元戎早晚,鳴鞭徑去,解天山箭。

此詞氣勢崢嶸,情境雄沉,更有盼望河山一統之意,看得完顏鼎與王渥一齊叫好,笑道:「裕之記掛軍中高宴了,咱們快回營中去,好好喝他幾壇。」唯有完顏彝看著「江淮草木」四個字,神色微黯,沉默了片刻,終隨眾人一同回營去了。

第36章短衣匹馬(十)題賦

第二天清晨,元好問去完顏鼎營帳中向他辭行,不料卻見他面色蒼白地坐在榻上,神色極是凝重,元好問嚇了一跳,輕聲喚道:「商帥?」

完顏鼎強自鎮定道:「裕之,你來得正好,我有事對你說。」他起身走到案邊,提筆寫了兩行字,元好問接過紙箋一看,上面寫著兩句詩「禁苑又經人物散,荒涼台榭水流遲」[1],訝然道:「這是誰的詩?我竟不曾讀過。」完顏鼎沉默片刻,低聲道:「這是我夜裡做夢夢見的,許是昨日見你和仲澤作了好詩好詞,夢裡也附庸風雅起來,只是這詩意……」他沉吟著不再說下去,元好問也頓時明白,詩中意境太過不祥,隱含國家敗亡之意,難怪完顏鼎醒來後心情如此沉重。

事關國運,元好問一時也愣住了,不知該如何寬慰,所幸完顏鼎也並不求他出言開解,只叮囑道:「裕之,此事不必告訴陳和尚了。」元好問忙道:「是。良佐一腔報國熱血,聽到這兩句詩定會難過,商帥放心,元某不會提起。」

說罷,他起身向完顏鼎告辭,然後辭別完顏彝與王渥,匹馬西風,又踏上了去往嵩山的歸途。

-

回到家中後,一家團聚奉母伴妻的日子不到半月,元好問便接到了委任的聖旨,原來完顏鼎銷去元好問軍籍後,又向皇帝舉薦他並附上了他的詩文。皇帝嘉其才能與志向,在南陽五垛山一帶置鎮平縣,意為鎮懾平定叛亂之意,並任命元好問為任縣令。

時值深秋,元好問又隻身匹馬,前往南陽附近的鎮平縣,這一路上黃葉飄零,白草叢生,他想起多年前那場血腥的屠殺,想起起義軍家中老弱婦孺的景況,眼底心中皆蕭瑟,心中默念道:「霓旌,我竟到你的家鄉來做縣令了,不知你父兄在天之靈會覺得欣慰嗎?你放心,我定會好好愛護這一方百姓,不會讓再他們重複你的遭遇。」

上任之後,元好問方知從前史館之苦不值一提,做一縣父母官之難才是難於上青天:國家四面用兵,中央財政吃緊,朝廷索要的賦稅和軍晌不斷加碼,農民早已不堪重負,在稅吏衙差逼迫之下典妻鬻子家破人散,多年前那場起義就是為了反抗這連皮帶血的盤剝壓榨;如今他作為縣令,不催收賦稅是失職,催收賦稅則失了自己的良心,左右為難之下,他短短半月間竟急出兩鬢白髮,作詩自遣道:

四十頭顱半白生,靜中身世兩關情。

書空咄咄知誰解,擊缶嗚嗚卻自驚。

老計漸思乘款段,壯懷空擬謾崢嶸。

西窗一夕無人語,挑盡寒燈坐不明。

煎熬之下,他一邊安撫百姓鼓勵農耕,一邊頂住壓力緩繳賦稅,每天忙得焦頭爛額,抽不開身去接老母妻兒,更無暇去方城探望霓旌,直到歲末臨近年,才終於短暫地鬆了一口氣,命衙差去嵩山接回家眷,自己則踏雪疾馳,趕赴方城。

他一路急奔到方城,進了桃源里大門,鴇母改口喚了元縣令,霓旌在樓上聽到,又驚又喜,不敢置信地跑下來,耳上一對鎏金琵琶環子猶自晃動,顫聲道:「元相公……」

元好問撫了撫鬢角笑道:「霓旌,你瞧我是不是老了許多?」霓旌哭道:「沒有,沒有……」一頭撲到他懷中,元好問緊緊抱住她,低聲道:「我知道那是你的家鄉,我盡力了……」鴇母見他二人溫言軟語旁若無人,便也遣開了小鬟不去打擾,所幸此時是中午,店中也沒有其他客人。

過了片刻,二人緩過神來,霓旌從元好問懷中抬起頭,雙頰輕紅,挽著元好問的手往樓上去,走到房門口,忽然想起一事,蹙眉道:「元相公,將軍不會真的有事吧?」元好問奇道:「良佐?他怎麼了?」霓旌訝然道:「你不知道?將軍被押送到汴京去了,聽說被關進了死牢。」元好問大驚失色:「什麼?!他犯了什麼罪?!」

霓旌引他進房,關上門泫然道:「就是上次葛宜翁的事。葛宜翁死了,他妻子鬧到縣衙,說將軍屈打士卒害死人命,丁縣令自然不理會她這等歪曲言語,可誰知道,這婦人竟跑去汴京鳴冤,大鬧登聞鼓院,在龍津橋上放火,連禁軍都奈何不得……後來,不知什麼台鑒得了令,派人到方城來捉他,披枷帶鎖地往京里去了,很是嚇人……」元好問略一忖,方明白她說的是台諫,即御史台與諫院,君立志要做求賢若渴從諫如流的賢君,甫一登基便下旨刑部撤銷登聞檢院與登聞鼓院的防護裝置,任憑百姓申訴鳴冤,葛宜翁之妻正是鑽了這個空子,只是不知台諫二府為何也會牽涉其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