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直播开局讲历史 > 第47章 谣言又见谣言(第2页)

第47章 谣言又见谣言(第2页)

【你就看看司马家都当街弑君了,登基时候也要走这套流程。】

【再看看刘邦、刘秀、朱元璋,他们得国之正,都要走一遍这套流程。】

【即便再急不可耐,你哪怕一炷香的时间就把三请三辞过程走完,那也得走。】

————

大汉长安

刘邦伤心来的快也去得快,左手按摩着自己的腰,右手又抓住酒杯一饮而尽。

“嘿嘿,得国之正。”

“两个都是老刘家。”

“快哉,快哉,不枉此生。”

正准备拿起酒坛倒酒,感觉好像碰到了谁的手,扭头一望,咦,皇后。

刘邦摸着腰子位置,声音有些颤栗的问道:“皇后怎么不回宫去?”

“朕是真的不行了,来不起了。”

“改日吧。”

吕雉俏脸微红,迷离泛滥的桃花眼中带着一丝温柔。

“陛下说笑了,臣妾只是想为陛下倒酒,服侍陛下而已。”

“等晚上,臣妾好好伺候陛下。”

刘邦扶着腰只感觉浑身都在疼,朕的腰,朕的肾,你们可一定挺住啊!

————

【其次则是待在此地继续安排战争事宜,虽然朱棣已经入主南京城,但建文帝在假装和谈时候就借着遣散奸臣的名义安排了齐泰、黄子澄以及他们的亲戚学生包括方孝孺的亲戚学生等人赶紧去周边募兵。】

【当然这些人顶多算乌合之众,并不会对燕军大部队造成威胁,要么被燕军小股部队击败,要么直接望风而逃。】

【而第二点谣言来了,方孝孺。】

【在上期讲始皇以及本期开始,已经无数次解释了所谓诛十族的谣言来历,这里简单再多说几句。】

【1。明史记载建文帝听了方孝孺的建议:南京城墙是沈万三与明朝政府共同修建的,所以十分坚固,放弃南逃。】

【这是彻头彻尾的都市故事,沈万三是元朝人,朱元璋进南京之前,沈万三早就死了,即便是沈万三的儿子沈荣在洪武元年时候都差不多七十岁了。】

【并且沈家只参与了一小段城墙工程的修建,朱元璋很大方的给沈万三的孙子辈封了官爵。】

【2。明史记载方孝孺说南京城内还有二十万军队。

尼玛,永乐朝北京重兵云集的情况下才一次性能够拿出十万多的作战部队。】

【当然,如果这二十万是形容辅兵、民夫、壮丁,那当我没说。】

【3。明史记载建文帝询问方孝孺如果破城了怎么办?

方孝孺说:若是城破了,陛下死社稷也是应当的。

又用很长的篇幅写方孝孺铮铮铁骨。】

【但是明史列传记载了很多南京城破之后殉国的人,有普通的县官、普通的京官、甚至有连官员都不是的普通人以及学生。

偏偏没有方孝孺。

建文三剑客,齐泰、黄子澄以及他们的朋友学生和方孝孺的朋友学生是在招募士兵继续对抗朱棣。

虽然建文很得文人的心,被吹成圣王在世,但好像百姓并不认可,他们并没有招募到很多士兵,皆被燕军斩杀或者俘虏。

而方孝孺呢?

他没有自杀殉国!

他也没有保护皇帝突围!

也没有守城,更没有参与募兵。】

【那他在哪里呢?】

【《明实录》:时有执方孝孺来献者,上指宫中烟焰,谓孝孺曰:"此皆汝辈所为,汝罪何逃?"孝孺叩头祈哀,上顾左右曰:"勿令遽死。"】

【即便是清修《明史。方孝孺传》记载的也是: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哦,原来他躲在家里,结果被燕军捉了。】

————

大明浙江浦江县

方孝孺的师长宋濂以及他的同窗皆是沉默的看着他。

怪不得你在《与友人论井田》书中说我们是流俗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