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向南还处处想着自己,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
下午,三人把鱼干全部称好,装在纸包里。
两人各自穿一个军大衣,将那些纸包一个个的绑在军大衣内,便上街去了。
这个时候还没有乡镇府,农村的行政单位仍然是人民公社,一直到82年以后才慢慢的恢复乡镇制度。
农民想要卖东西,基本上都要去公社那边,这边叫做上街去。
街上相对于下面的生产队就要繁华的多了。
有供销社,还有工厂,也有国营饭店。
好在生产队离镇上也就十多公里,他们在路上的时候还跳了一次拖拉机,很快就到了。
向南没有选择在街上热闹的地方,而是直奔纱厂那边去了。
这年头,是限制人口流动的。
没有身份证更没有户口本,你如果要外出住宾馆,那必须要有介绍信才行。
但并不是说你不能走,你骑车或者步行没人管你,但是你得小心,你要是出了你生产队的地界,你极有可能会被当作“闲散人员”抓起来。
如果你只是在你公社所在的范围,那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的。
街上所有经营性的单位基本上都是国营。
想要买东西只能凭票据和钱到供销社去买。
不光要钱,还要票。
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布也需要布票。
有一段时间,有人跑到农村里来收布票,说是农村里的布票多。
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那只是因为,大部分农村人就算有了布票也买不起布,更做不起衣服。
很多人家里的布票都是存着,衣服都是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再往下传。
能用补丁解决的,他们是坚决是不会动布票的。
也只有等过年的时候,或者闺女出嫁的时候才会拿出来,扯上几尺。
这就造成了布票多的假象。
两人走到纱厂的旁边,就很明显的感觉到这里人,穿的衣服和他们生产队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他们生产队里,大部分都是以那种绿色的咔叽布军便装为主,而到了这边就明显的看到了很多蓝色的衣服。
这是工人阶级的标志,他们都以穿这个颜色为荣耀。
当然也有穿绿色的,还有灰色的,只是相对比较少,而且很明显的就是他们身上的补丁很少。
从穿着上就能看出这里的人要比农民要富裕的多。
这些有工作的人都是铁饭碗的,比看天吃饭的农民属实要强多了。
向南让赵三在路口等着,看到戴着红袖标的人,就快步走过来,不能跑。
自己只要看到赵三走过来了就知道有管事的人来了,就赶紧走,这样,就能保证两个人的安全。
向南刚走到厂门口,就有一个跟他一样穿着军大衣的黝黑汉子向他走了过来。
两人一靠近,那汉子立刻掀开自己衣服的一角,悄悄问道:
“大兄弟!要买鸡蛋吗?”
这副样子让向南想起了九几年街上卖碟的。
看来这手艺真的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