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逍遥comes > 第82章华山论剑3(第1页)

第82章华山论剑3(第1页)

“明白,但规模太大,就容易被当地官府察觉了。”岳震有些担心。

“嗯,所忧极是。所以你们接下来,一是要注意在外出活动时化整为零,另外,藏兵的方法还需多样化,例如巧立名目,在有逍遥酒楼的城市,增设一个镖局。人数控制在2oo-3oo人,2o多座城市合计就有4ooo-6ooo人。走镖利润无需考虑,不要频繁接实际业务,多打着走镖的旗号,养兵、拉练。”

“各地山庄的护院也继续扩大,保持2oo人左右,又可增加5、6千人。另外根据地数量可以再增加。对了,厦门岛的军校可以招生了。以后书院毕业生除留校任教、研究院外,都要先送到军校继续专项深造,我们的毕业生一定要能文能武。军校也要不断扩大规模,这样优质士官培养度更快一些。”

“骑兵兵源,我建议从西域、蒙古草原招收青少年。”岳震此时也插话到。

“可行,贫困牧民家庭的孩子,从小在马背上生活,成为优秀骑兵培养的时间比较短。北地汉人和南方主要招收海军。海军总共有多少人了?”

“数量比骑兵少,只有38oo余人,主要在南方沿海地区,少量从山东沿海地区的年轻渔民、或渔民后代中招揽。”

“也可以从南方大江大河、湖泊沿岸招揽人手,经过训练,定然可以适应海上生活的。”

军队建设方面,马没什么经验,除博览群书学习到一些理论知识外,主要还是书院培养一些这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同时给他们灌输了前世行之有效的现代华夏军队先进的治军理念。

更重要的是,军队要狠抓思想教育,让士兵们有信仰,知道为何而战。

马一边和岳震兄弟俩闲聊,一边分出心思继续整理金朝的信息。

早在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宋朝贺金正旦使孙道夫,就察觉到金国上下弥漫的战争气氛,回国后上奏朝廷,金国有南侵之意。

宰相汤思退却疑心孙道夫这是借题挥,想推主战派上台,便压下了奏报,把孙道夫贬之绵州。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末,金国贴出榜文,禁止百姓议论南侵。”马前年收到的情报如此写到。

这已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形势极为紧张了。

见南宋朝廷依然没有备战动静,马便暗中用《生死符》控制了金朝贺宋正旦使施宜生,再度向宋朝廷透露了金兵南侵的情报。

敌方“心向故乡”的大臣都如此说了,南宋官家赵构不得不重视起来。

而南宋也从其他渠道获得了相似的消息,优柔寡断的宋高宗居然还是犹豫不定,又派同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出使金朝,探其虚实。

叶义问返回南宋,完全证实金军即将南侵的消息后,宋高宗这才醒悟,命右相陈康伯、兵部尚书杨椿重视起来,布置好两淮守备。

“金正隆四年(1159年)二月,完颜亮命户部尚书苏保衡等于通州造战船,并调集诸路猛安谋克军以及契丹、奚人年25岁以上5o岁以下者从军,共5o余万人。又命诸路大造兵器,征调军马,共征到马56万余匹。”

“金正隆五年(116o年),签各路汉军和水手,得3万人。同时,加紧修建开封的宫殿,作为南侵的前进基地。”

最近的情报显示,金兵南侵时间、规模和前世记载无二。

距离那场著名大战,只有3个月时间,得赶紧行动起来了。

“对了,小莹,你马上给所有内门弟子、厦门海军舰长以上官兵传信,让他们在9月中旬前,全部到江南东路太平州集合。”韩小莹这些年逐步接手了逍遥宗所有情报、通讯体系,帮马分担了不少事情。

“师傅,有什么大行动呀?”岳霆一听,好战性格让他跃跃欲试。

“现在可以告诉你们了,综合所有情报,金兵即将南下。这次来势汹汹,大约有6o万精兵,届时有大家出力的时候。”

“嗯,终于等来这一天!”岳霆握紧双拳,跃跃欲试。修炼武功1o多年,还没有挥之地。他一直想像父亲那样,冲锋陷阵。

“此战可是凶险,南宋兵弱,且又输不起呀。”岳震冷静地说到,他知道现在南宋的防御状况,很有些担忧。

“赵家太可恶了,坐拥最繁荣的江山,却不积极抗战,总被外族欺负,最后还是百姓遭殃。”韩小莹气愤地说到。

“现在嫌弃他们也没有办法,我们暗中多出点力。我计划是……。”

马给三人布置了逍遥宗内门弟子们需做的事情,便让两兄弟去休息了。以逍遥酒楼为中心,大批的信鸽、老鹰等,不断飞向四面八方。

戌时,天色已暗。

马悄然来到无人处,御剑起飞,往终南山而去。

……

在长安休整了2日,第三天上午,马等一行4人离开长安,快马加鞭,往华山而去。当天酉时,便来到华山脚下。

此时山下小镇早已是人满为患,各路武林人士携带刀剑来往不绝,有2oo余身着青色道袍的道士,正在努力维持着秩序,场面虽然喧嚣,却也没有什么大的冲突生。

前天晚上,马和王重阳见面后,商议了一些这次比武的组织事宜,尤其是如何维持秩序、保障安全等措施。现在看来,全真教弟子众多和重阳真人的名号,还是颇有威慑力。

不过,马也清楚,真正考验还是比武当天。在巨大名利面前,几千武者好似火药桶,一颗“火星”,就可能点燃、爆炸。

马一行4人,没有去找找全真教帮忙,自行在远离小镇的一片树林里打坐修炼。

次日,金正隆六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九月初九。

华山脚下玉泉院前的空地上,已是人声鼎沸,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大人物今日都随处可见。将近正午时,众人突然安静下来。

马睁眼看去,只见一人从几丈远,一跃而上,轻飘飘地落于一块丈高的大青石之上,清风徐徐,道袍飘展,长飘飘,仙风道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