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雪域格桑花的讲师是谁 > 第84章 斗法(第2页)

第84章 斗法(第2页)

“寺院池巴是达赖喇嘛。”色朗说。

“我?”

“是的。佛爷还是色拉寺池巴呢,不过寺务都由席大活佛代理。席下设学经、戒律、总务几位协理。实际活动的单位是扎仓,三显一密共四个,相当于四个寺院。扎仓又分为若干康村,依地域划分,设有小佛堂,有的康村人多,下面再设密村,允许亲属组合在一起,老病之间可互相关照。”

洛桑一边听一边想象着:雄伟的寺院、盛大的法会、温馨的康村……

几个月的生活使色朗体验到,一个庞大的寺院犹如一个小社会,有它的辉煌,但在角落里也有默默的辛酸。入寺后,二人被分配到山南康村错那密村。在那里,色朗意外地现多年前丢失的一位叔公。小时常听爷爷讲,有一年冰雹那个猛呀,把庄稼打成了光杆,全村几乎都出去乞讨。叔公十来岁,走丢了,再也未找回来,爷爷临终对这个小弟弟仍惦念不已。

叔公年近花甲,瘦骨嶙峋,听着侄孙讲述家中状况,不禁涕泪横流。

“那年走失后,我就随着人流来到拉萨东郊一座小庙出了家。蒙古人从雪山下来,被小藏巴汗围困在附近,老汗王派人送信让伏兵来接应,是我带的路。途经哲蚌寺,叫图布的队长请堪布把我留了下来。”

“叔公啦,这么多年,怎么不回去看看或者捎个信儿,免去家人挂念。”

“其实,后来凭口音和记忆,我也知道了自己的家乡,我想菩萨保佑进了哲蚌,自己努力学出点儿名堂,也给家人增光,可慢慢明白……难啊。”

后来色朗明白,即使进入哲蚌这样的全藏寺,真正出人头地的很少。同样的资历同样的修为,家庭背景对一个僧人的出路致关重要。富余家庭可以向扎仓多做布施,向僧众施饭施茶,为自家子弟聘请高僧教学辅导,即使谋到康村内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执事,有机会一外放就可任职。穷僧不但请不起经师,还要做些杂役以换取补贴。这并非不公平,是由前世黑白业决定的,而且佛祖也给穷家子弟留下上升的空间,比如有的活佛就转生在普通人家,一些家境贫寒的僧人,由于根利,再加上刻苦习修,也有考取较高学位甚至格西的。

叔公说他年轻时,扎仓好几位经师都是农家出身,待人和蔼亲切。上个月叔公去世了,临终前拉着色朗的手说:“进了学员班,抓住这个机会,以后会有出息。这几十年我也想家,总算见到了家里亲人……”

火葬对僧人属高等级方式,但亲属要支付不菲的费用,色朗无力拿出,只好采用天葬方式。头一天康村组织众僧诵经祈祷转生三善,次日天不亮,色朗将赤身的叔公用氆氇包裹住背上,并将全部遗物——打着补丁的几件衣袍、一床被褥、一只木碗、一条糌粑袋、一串木制佛珠,放在一个袋子里,由阿旺帮助背着向附近天葬场走去,快到时,由天葬师接过,背上天葬台,然后按习俗将尸割碎,焚烧遗物,召请神鹰吃净。

望着山顶青烟袅袅,色朗知道叔公灵魂升天了,合十顶礼,祝愿叔公来世投到更好的人家。

山路弯弯曲曲,拐过一处山角二人不由一惊。他们还从未俯视过哲蚌,它庞大的身躯历经二百多年暴风骤雨,威严地屹立在山脚,它是格鲁崛起的支柱和见证。色朗想,在这巨大光环的背后,有多少像叔公这样信仰坚贞、默默修习又默默离去的普通僧人呀。

当然,关于叔公的话题,色朗没有对洛桑讲。

接下来的几天,洛桑感到很郁闷。有一天他突奇想:人们不是都说在这片雪域,达赖喇嘛至高无上嘛?不是说对我的话都须遵从嘛?好,那我就试试。他叫过两位侍从,都在二十左右,命其中一个将他的被子散开叠起,再散开再叠起,如此一百次,命另一个用碗从净水桶中舀上水,端到宫顶平台泼下去,再舀一碗端上去泼,往返一百次。

二人各将一百零八颗的长佛珠挂在墙上用来计数,然后按吩咐默默做起来。洛桑坐在一侧瞧着,好像在等待什么重大结果,他不时观察二人表情,都很平静,做的一丝不苟,并无怨色。待两串佛珠都数到一百,二人停下。

洛桑小心地问:“你们做的很认真,可是心中有没有埋怨我?”

二人大惊,伏地连连磕头,“这是佛爷在教化点拨我们,怎敢有其他想法。”

洛桑给二人摩顶,扶起他们。“昨天听丹珠尔说,外面正过萨嘎达瓦节,纪念佛祖诞生、得道、圆寂,人们都围着大昭寺转经,转一圈顶平时转十万圈,这可是大功德,你们带上我也去转经。”

两位侍从吓得连连后退,弯腰吐舌。

“哎呀,行不行?说呀。”

二人声音抖地说:“佛爷,小僧不敢。”

“去把你们领班叫来问话。”

丹珠尔赶紧过来,一听佛爷要出宫,低下头说:“禀佛爷,出宫之事小僧不敢作主,请问二位总管大人。”

“那好,把总管大人请来。”

塔布进来施礼道:“启禀佛爷,出宫大事须第巴大人允准方可。”

“总管啦,我出宫只是为去大昭寺转经朝拜,去去就回,第巴大人公务繁忙,别打扰他了吧。”

“依例佛爷未亲政前须听从第巴大人安排。这是为了佛爷专注学经,心无旁骛,方能精进修为,是大人一片苦心,望佛爷体谅。”

洛桑默然。

转眼半年过去了,桑结请各位经师谈谈佛爷学习情况。经师都认为佛爷悟性极佳,许多难题一点即通,尤其热衷学习文法医药、音乐舞蹈、法事仪轨。多仁经师反映,佛爷学经成绩不错,但似乎不甚感兴趣,有时分神,注意力不集中。“大人,您请看,有一天上课,佛爷边听边写,以为他在抄经,课后我拿来一看,却是一俗体诗。”

桑结接过一瞧,甚为惊讶,这是民间谐体诗,但用词优雅、工整:

纸上写的经文,

难禁日晒雨淋。

若要牢牢记住,

就须铭刻在心。

再看那字体流畅活泼,稍远端详,犹如一队婀娜少女踏着舞步而来,桑结忍不住啧啧连声。多仁老经师见状,赶紧道:“此诗乃佛爷开示,老僧愚钝,惭愧惭愧。”

第二天,洛追就要返回达旺。傍晚,桑结邀上塔布作陪,一同来到过去常去的那家饭店。抚今忆昔,三人不胜感慨。话题自然是洛桑,塔布讲了那天洛桑想要出宫以及近来的状况。

洛追忧心地说:“他随我学习五年,寺规哪有宫中严格,如今一下子关进去,他无法完全适应,设身处地,他想出宫的心情可以理解。”

饭菜上桌了,三人默默吃着。

“桑结啦,有几句话我想了多日,对否,供你参考吧。他毕竟在宫外生活了十五年,在管理上不可一味严格,有紧有松,适当放宽。”

“洛追的意见请大人三思。”自从妹妹那件事后,塔布见了桑结总有点拘谨。

桑结掏出经师给他的纸:“你二位看看,我有预感,这将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达赖喇嘛。你们说的对,要换个教育办法。”

六世达赖将藏族优美的舞蹈动作融入书法艺术中,字体偏瘦,远观仿佛是一幅群舞图,酣畅淋漓,故深受人们喜爱,流传至今,称为“仓央体”,与桑结创造的“莲花体”,并为藏书二美。

最后,话题转到了桑结的婚事上。

“我已将女修之事告诉了佳莫,尽快找个机会,让她母女相会。”

“看来我这个媒人吃不上喜宴了。”洛追此话可有两解,不想一语成谶。事后,塔布思谋,莫非他早有所察,是在暗示桑结?

桑结却似乎未向深处去想,只说:“塔布啦,去看看旺秋,安慰安慰她。洛追啦,你回去时顺道去探望敏珠活佛,代我问候他。”

三人走到街上,各想着心事,一只鹰盘旋在半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