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眼珠子一转,眼巴巴的凑了上去,“英娘不若我来帮你,到时候娘要是让你来染布,你且把那钱分我一半。”
王英娘笑着点头,“自然可以,不过真有人买那布不成?”
张大娘先穿着那身衣裳去了大树底下,这里时常坐了一堆人,见她来,都觉得稀奇。
“倒成了稀客,今儿个不用在家里忙活?”
钱娘子打趣张大娘,“如今你们买卖可该好着呢,那豆腐我可买了尝,做的甚是好吃。”
他们村好些个人都去买过张大娘家里的吃食,张大娘只装模作样的说了几句,又让他们看自个身上穿的衣裳。
这些人一来就发现了,毕竟那紫色很是打眼。
柳娘子的语气酸溜溜,“昨个不是刚穿了一身新衣裳,看来真是赚了钱,又买了这一身,倒让我们好生羡慕。”
张大娘心里美滋滋,“我早就和你们说过,我那两个闺女都是个好的,实在孝顺的很。”
大家都知道林春燕让张大娘干活的事,这还是钱娘子说出来的,那时候他们头一次去买小田螺,就见张大娘慌里慌张的藏锄头的样子,可不是好笑的很。
“如今可是听说,你们连那丫鬟都用上了?”
“什么丫鬟不丫鬟,那英娘也是个可怜的,救了我们家燕娘,她那爹要把她卖给李员外做通房丫头呢,我们不过是看着可怜。”
众人听了都唏嘘不已,“李员外岁数可不小了,怎地还要买通房丫鬟?”
“这些个男人,成天惦记的也就□□里那些事,和岁数大不大可没关系。”
这群女人痛斥了一会儿男人,也没人拆穿张大娘,她自个儿说了一会儿大话,又说起这衣裳来,“是我家那闺女自个儿染的。”
这下子大家都惊呆了,上手摸了摸那染上去的布,“不能吧,这个都是人家染房里的机密,如何能和外人说?”
“且是呢,要真能染成这样,回头我买了那白色的布,你也给我染一下。”钱娘子逗张大娘,也没放在心上。
张大娘就等着这话,“那说好了,染一尺的布,你加上两文钱来,我给你染成这样的色。”
钱娘子震惊,“你说的可是真的,可别是唬我的吧?”
“唬你干什么,你钱拿来,我给你染了去。”
“别到时候掉色,那钱就打了水漂。”钱娘子反而犹豫起来。
张大娘嗤的一声笑出来,“我家那三房,你们也是知道的,昨儿个我央了她来帮我做衣裳,她回头就把这块料子泡在水里一晚上,这个一大早就来找我,问我是如何染的色。”
要是一洗就掉的话,李氏又怎么会来找她。
这下大家都信了,毕竟他们这里也就李氏的手艺是鼎鼎的好,摸过的料子不计其数,连她都想知道是如何染的,那定是差不了。
钱娘子抢在其他人前头,当即就拿了两个铜板来,“那就这样说好了,你可不能反悔。”
张大娘喜滋滋的拿着那两个铜板回了家,朝他们显摆。
“看吧,还是有人要染色的,且往后瞧,这生意也能挣不少钱来。”
王英娘捂了嘴笑,心情却好上不少。
替他们高兴了一回,林春燕就告诉张大娘和林桃红一个事,“今儿个先不去摆摊了,咱们去买板车。”
两个人之前都没收到信儿,乍一听,既惊喜又惶恐。
“那板车的钱已经攒够了?”张大娘是能估摸出来林春燕手里有多少钱的,算起来还差不少呢。
摆摊可不仅仅只要买个车子,上面的一应家伙都要买出来。
像那炉子,锅碗瓢盆,各色调料,桌椅板凳,都是要有的。
林春燕昨个儿就在想,手里的钱已经够了,不若就买了板车,摆了摊子。
只一样,钱一下子花出去,她还有些舍不得。
不管在哪里,她总是习惯手里有余钱的。
林桃红却一蹦三跳的起来,也顾不上那两个铜板,问林春燕,“那咱们有了板车,要卖些什么?”
“现有的东西自然是还卖着。”林春燕早就想好了,这些东西都有固定的人买,断然是不能放弃的。
“再有了炉子,我打算卖些面条。”
别看只是一面条摊子,能做的样式多了去,天南海北,爱吃面的人不少。
“到时候,咱们就把摊子摆在码头上,人来人往,自是有人来买。”
“哎哟,那镇上的生意不做了?”张大娘心疼,“每天也有几十文呢。”
“自然做,我们在码头卖面条,娘和二郎哥去镇上。”
一听只是换换位置,张大娘就没再说什么。
听两个人说了这么长时间,她也知道镇上摆摊的那几个人都很不错,对这两个小娘子也很照顾。
张大娘去了,自然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
想到这里张大娘又去看王英娘,之前因为买了她,可是花了不少钱,硬生生把买板车耽误了。
对她着实冷了几天的脸。
既然说好了要买板车,今个他们就不去摆摊,把二郎叫上,拉着王英娘一块儿去了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