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领着章兴旺走到了明光锃亮的黑色小轿车前,司机拉开车门,说道:“把你屁股上的土拍干净,李总的这部车,祥符也只有这么一辆。”
章兴旺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进屋后他啥话不说,往床上一躺,俩眼直勾勾地瞅着房顶。
老伴儿高银枝见状走到床跟前,问道:“你这是咋啦?压哪儿窜回来了?冇事儿吧你?”
半晌,章兴旺嘴里才冒出一句:“有事儿。”
不管高银枝一个劲儿地问,到底出了啥事儿,章兴旺就是憋气不吭,直到把他问烦了,才有气无力地把今个和李枫见面的事儿说了出来。
听罢章兴旺的叙述之后,高银枝和章兴旺一样,也犯傻了,半天才问了一句:“那咋办啊?”
章兴旺:“咋办,凉拌。”
高银枝:“要不,跟童童说说?”
章兴旺:“这事儿千万不能跟童童说。”
高银枝:“为啥?”
章兴旺:“你傻啊?你说,这事儿跟童童咋说?”
高银枝:“实话实说呗。”
章兴旺:“实话实说,中啊,告诉咱儿,咱章家汤锅里的印度胡椒是李慈民的,是压老日手里弄过来的,跟咱儿说,他爹是汉奸?”
一听这话,高银枝蔫儿了,问道:“那咋办啊,李家人不跟咱拉倒,会不会吃官司啊?”
章兴旺:“吃官司倒不一定会,这个官司咋打啊?根本就冇法打,总不能去把当年的老日,压日本请过来出庭作证吧,真要是这样,这个官司就成了国际官司,咱祥符丢不起这个人。话又说回来,别看他李孬蛋眼望儿的身份是国外来的开发商,他也不敢打这个官司。”
高银枝:“他为啥不敢打这个官司?”
章兴旺:“他要是跟咱打这个官司,你说咱祥符会向着谁?”
高银枝:“会向着咱?”
章兴旺:“当然会向着咱。”
高银枝:“为啥?”
章兴旺:“为啥,那还用问?他李孬蛋是外国人,咱是祥符人,他要是把这个官司打赢了,咱祥符人的脸往哪儿搁?”
高银枝:“可是,他眼望儿是咱祥符请来的开发商啊。”
章兴旺:“开发商咋着,盖一个枫桦西湖湾重要,还是咱祥符人的脸面重要?这要是他把官司打赢了,人们不知会咋说呢。”
高银枝:“人们会咋说?”
章兴旺:“中国人咋说都冇事儿,外国人要是说,哦,原来这祥符最好的胡辣汤,不是祥符人发明的啊,是人家印度人发明的啊。”
高银枝:“这才是胡说八道,咋,胡辣汤里掌了印度胡椒,胡辣汤就是印度人发明的了?我听别人说,味精还是日本人发明的呢,咱中国谁家炒菜不掌味精,咋?咱中国菜都变成日本菜了?”
章兴旺:“你懂个球,胡辣汤跟炒菜掌味精是两回事儿!”
老伴高银枝:“咋是两回事儿,我看就是一回事儿。”
章兴旺:“懂啥,别看胡辣汤是个不起眼的东西,可那是咱祥符人的脸面,不管在哪儿,只要说到胡辣汤,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咱祥符,因为咱祥符的胡辣汤是河南最好的胡辣汤。你冇听说过嘛,刚建国的时候,毛主席来咱祥符,他老人家还喝过咱祥符的胡辣汤呢,这要是把胡辣汤说成是外国人发明的,你说是不是在打咱祥符人的脸!”
高银枝不犟嘴了,灰心丧气地说:“按你这个说法,咱祥符这个脸面确实很重要,不能丢。”
章兴旺:“对啊,所以我就说,咱祥符宁可不盖那个枫桦西湖湾,也不能丢这个脸面,大不了再找个外国的开发商。”
高银枝:“你要就这说,咱还用怕他李孬蛋吗,随他的便,想打官司就让他打去!”
章兴旺叹道:“唉,我担心的不是打不打官司……”
高银枝:“那你担心啥啊?”
章兴旺:“我担心的是,咱章家汤锅保不住祥符第一汤锅的位置。”
高银枝:“这个不会吧,咱章家胡辣汤眼望儿是祥符人公认最好的汤,不会摊为他李孬蛋说上两句,人们就会相信吧……”
章兴旺:“喝家们说啥我倒不怕,我担心的是,同行是冤家,这要是让同行知了,当年的李家汤锅才是祥符第一汤锅,咱章家的汤就是再好,留下的也是千古骂名啊。”
高银枝:“那你想咋办啊?”
章兴旺闭上俩眼,许久,突然把眼睁开,大声说道:“有了,我知咋摆平这事儿了!”
高银枝急忙问道:“你咋摆平啊?”
章兴旺俩眼冒出了光,说道:“我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李家的克星。”
高银枝:“谁啊?”
章兴旺冇说话,他那张满是皱纹的老脸上挂上了一层神秘的微笑。
高银枝催促着:“你快说啊,李家的那个克星是谁啊?”
章兴旺:“谁?一个熟得不能再熟的老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