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风雨大宋完整版 > 第41节(第1页)

第41节(第1页)

杜中宵站在夜色里,沉浸在琴声里,浑然忘记了自己是谁,自己在哪里。这个时候,从前被他当作应进士考试,死记硬背下来的经典慢慢在心里流淌,句子随着琴声跳动。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随着琴声,这句子自然而然自杜中宵口中诵出,抑扬顿挫,恰与琴声暗合。

随着杜中宵语落,琴声戛然而止。微风带着汴河的水汽,迎面扑到杜中宵的脸上。

杜中宵猛地清醒,对身边的柴信道:“到码头那里看看,是什么在这里弹琴!”

第26章为天地谱曲

走下河堤,只见柴信从河边的一艘小舟上下来,身后跟着一个中年妇人,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

到了杜中宵面前,柴信叉手唱诺:“官人,适才弹琴的,正是这船上的小鬟。”

杜中宵看那妇人,四十岁左右年纪,保养得甚好,衣饰虽不华贵,但极是得体。她身后的小姑娘只有十岁左右,身子有些瘦削,长得极清秀,看起来有些畏缩。

那妇人上前,行了个礼道:“夜深人静,打扰了官人,还望海涵。”

杜中宵忙道:“夫人说哪里话!适才的琴声宛如天籁,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恕我孤陋寡闻,不通音律,不知弹的是什么曲子?”

妇人道:“回官人,这曲子妾身也不知道名字。是以前在扬州时,一个道士所教,言是古曲,不知道他从哪里学来。因是好听,记了下来。今夜船泊在这里,一时兴起,便教女儿弹奏一番。”

杜中宵吃了一惊,看着那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道:“原来这曲子不是夫人弹奏的?看你女儿年纪幼小,不想竟然能弹出这样好听的曲子来!真真是想不到。”

那妇人道:“贱妾曲五娘,原在扬州卖唱。五年之前,这女孩儿的父母双亡,我看她可怜,收为女儿养在身边,现在十一岁了,名为小青。小青于乐理极有天赋,不管什么曲子,一教就会。几个月前不合得罪了扬州城里的一个花大官人,在那里待不下去。听人说东京城是天下第一繁华所在,便雇了艘船前去觅衣食。到了这里水浅,行进不得,只好慢慢寻人拉纤。”

杜中宵点头,他看曲五娘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原来是个卖唱的。有小青这手琴技,到哪里也少不了衣食。不过想在勾栏瓦肆讨生活并不容易,各种牛鬼蛇神,一不小心就得罪了人。她们一老一小两个女人家,只要有人生事,就再也待不下去。

想了想,杜中宵道:“我是本州推官,因监督汴河水运,住在那边巡检寨里。你们在船上辛苦,诸多不便,不如到我那里住些日子。闲来弹一弹琴,我一发算钱给你们。”

看杜中宵身边几个随从都穿着公服,曲五娘也是知道那边巡检寨的,急忙道谢:“叨扰官人。”

看看天色不早,杜中宵让柴信帮着曲五娘拿着行礼,跟船家吩咐过了,一起上岸。

回了巡检寨,因天色已晚,杜中宵道:“夜间难寻合适住处,不如到我那里,住在客房好了。”

曲五娘是走江湖卖唱的出身,自无话可说,一路跟着到了杜中宵的住处。

因谭二娘白天的样子太过吓人,韩月娘知道丈夫脾气,怕他心里放不下,仍然没有入睡。听见个面动静,急忙走出房来,口中道:“大郎,你回来了么?”

杜中宵答应,引着曲五娘和小青上前,对韩月娘道:“适才我到汴河岸边,恰巧听见她们弹琴,极是好听。因船上逼仄,让她们母女到我们这里住上些日子,闲来听些曲儿也是好的。”

曲五娘人伶俐,忙拉了小青的手,到韩月娘面前行个礼:“打扰夫人。这是妾身女儿小青,极是弹得好琴。刚才无聊弹了一曲,不想官人听了抬爱。”

韩月娘见小青乖巧,听说弹得一手好琴,上前拉着手道:“这样小的孩子,竟然弹得好琴,怎么这样难得!”一边说着,一边随手取下自己一枝钗子,插到小青的头上。

曲五娘急忙拉着小青道谢。

韩月娘道:“这值得什么!我在这里一个人住得气闷,有你们弹支曲子听,陪我说话,强似一个人无事可做。你们尽管在这里住着,要什么跟我说就好。”

两人千恩万谢,由韩月娘的女使领着到客房里安顿下了。

等两人离去,韩月娘对杜中宵道:“自来不曾听说大郎爱听曲子,怎么今天转了性子?”

杜中宵笑了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在河边听到这支曲子,竟然入神,一时浑然忘我。以前不管听什么曲子,自来不曾有这种感觉。因是稀奇,所以引了她们母女前来,闲时听一听。”

韩月娘也觉得高兴:“这是好事。大郎平常公务忙了,可以听支曲子放松一下,强似一个人在那里发闷。那是她们弹得好,若是好学,我也学一学。”

杜中宵笑着摇了摇头,不置各否,向房里走去。因出身小家小户,韩月娘自小只认了几个字,一两本启蒙书字都认不全。除了一手好女红,她练字字不成,学诗词写不出句子,学琴又能学出什么来。

到了床上躲下,韩月娘睡去,杜中宵一个人想心事。刚才小青弹的那首曲子,好似一直在他的耳边回响,萦绕不绝。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让杜中宵觉得惊奇无比。

刚才小青弹到最后,杜中宵自然吟诵出《诗经、黍离》中的几句,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读了这么久的书,现在才知道经典可以这么学。诗本来就是可以唱的,只是到底怎么唱,古诗的调子早已失传,这个年代只剩下少量的唐诗有曲调流传,如《玉楼春》等词牌,实际就是一部分律诗的唱法。

古人学诗,可能就是这样抑扬顿挫唱出来的,而并不是摇头晃脑地在那里高声朗读。想起前世一些节目里,展现传统文化,弄一堆小孩煞有其事地穿上古装,摇头晃脑地背书,就让人觉得尴尬。只要知道诗本来就是歌的一种,就知道古人的诗必然不是那个读法。依着刚才杜中宵的感觉,古诗有可能与宗教中的唱诗有些相似,有自己的意境和格律,是一种特殊的歌。甚至在特殊的环境,听着特殊的乐曲,会自然而然把这些经典唱出来。

儒家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这里的乐只怕与后世的歌曲是不同的,也与单纯的乐器演奏不同,而是跟诗书紧密相连。诗与乐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灵魂的沟通。

这个年代,乐依然与礼有密切关系,甚至与度量衡结合在一起。比如钟是乐器,也是量器。

有了这一种特殊的感受,杜中宵的思想豁然开朗。他一直有一种困扰,自己前世的知识,怎么跟这个时代结合起来。前世的知识如油,而这个时代现实的文化环境如水,水和油不能交融,让杜中宵思想非常迷茫。而有了诗和乐的结合,则一切都水乳交融,很多思想交叉融合到一起了。

如果前世学说的眼里社会为黑色和白色,非黑即白,要么是灰色,那么古今结合之后就是彩色。便如许多乐器交织在一起,谱成一首动人的曲子。政治就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为天地谱曲。

第27章一命换一命

亳州州衙,赵抃正在房内洗漱,一个随从急急跑来,禀报道:“官人,大事不好,衙门外死了一个妇人!现在门口那里围了许多人,官人速去!”

赵抃吃了一惊,草草收拾一番,跟着随从出了州衙。就见到揭榜的白壁那里,围了一大圈人。分开人群进去,就见到一个妇人吊死在白壁上,旁边放了一块白纸。

见到赵抃过来,守在这里的吏人出了口气,急忙上来唱诺:“官人,小的清早出来看,就见到这妇人吊死在这里。因不明原由,不敢乱动,带人守在这里。”

赵抃指着地上的白纸道:“拿来我看。”

吏人取了白纸过来,双手奉给赵抃。这纸其实他们已经看过,重新放回那里而已。

展开白纸,只见上面扭扭捏捏,写了几句话。大意是这妇人是州里死囚陶十七的母亲谭二娘,数年之前因为贩药材,被永城牙人马蒙所骗,亏了本钱还欠了他的货款。丈夫回家筹款,将要筹齐的时候,同来的陆虞侯杀了丈夫,携款而逃。数年之后陶十七当街手刃仇人,却被判了斩刑,感上天不公云云。

最后,是一行大字。这妇人没有办法,吊死衙门前,一命换一命,求州里放了陶十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