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逐渐燃尽,紫宸殿内的气氛也越来越凝滞。
有些举子如坐针毡,女皇陛下贴心的为她们这些举子准备了一沓纸和上好的墨,可是她们苦思冥想,竟是连两张纸都写不完。
更是怕自己露怯的丑态显露出来,只能硬撑着誊抄些拍马屁的经义上去。
说不定陛下心情好了,就不忍心责怪她们了。
就在这种紧张又恐怖的氛围下,侍官敲了下铜锣,高声说道,“香燃尽,时辰到,闭卷。”
这钟声堪比死亡丧钟。
崔怡写字的手不禁一抖,在答卷上留下了两滴墨迹,她面如死灰的看着鸾卫把答卷收走,已经料想到了自己之后的结局。
顾凉递过去满满三页纸,凌寒小心翼翼的卷起,将其呈交给侍官。
“诸位还请在此地稍候,约莫半个时辰,就能得出结果。”
李元贞起身,往后殿走去,侍官抬着各位举子的答卷,恭敬的跟在她身后。
后殿之上,坐着两位大学士和之前负责京都秋闱的同考官,她们被召来此地忐忑不安的等了一个多时辰,眼下才明白陛下的用意。
其中有两个同考官脸色如丧考妣,灰溜溜的看了齐瑞一眼,叩在膝盖上的手颤抖得厉害。
终究还是败露了。
“楚玉,此六十份答卷,你与齐瑞一起,半个时辰内批阅完定下名次给孤。”
“臣遵旨。”
穿着大红色直裰的官员对着李元贞行了礼,从侍官手里接过试卷,放到桌上。
“齐大人,不若先挑出一份答卷作评分依据?”
这也是她们一贯的批阅方式。
“可以。”齐瑞神色不变,“不如就用解元崔怡的试卷?”
楚玉把那份试卷抽了出来,看见上面的墨迹,狭长的眼眸微微眯起,看向齐瑞,迟疑道,“齐大人,您看这?”
齐瑞接过一看,脸色微变,眸色转瞬沉了下来。
这可是解元的答卷!
甚至都不用看内容如何,单单卷上有墨迹这一点,崔怡的试卷便已经落到了最末等。
可这崔怡,曾是她亲自举荐上去的卷,前后不过月余,水准怎会差的如此之多!
楚玉从答卷中翻出另一张,微笑道,“齐大人,不妨以此卷为依据,如何?”
齐瑞看去,楚玉手里的答卷笔迹虽不算突出,但胜在工整,且文章一气呵成,未有修改、涂抹之处,只一炷香的时间,便端端正正的写满了三页纸。
外观上看,挑不出错。
可她却隐约觉得这笔锋有些熟悉。
“是何人试卷?”
楚玉悠悠说道,“顾凉,原乡试第三名。”
此人便是她上次想要举荐为案的举子,可惜却被齐瑞和那批同考官压了下来。
若非猜测到陛下想查礼部,她当初也不会任由齐瑞把崔怡的试卷交上去。
她看过齐瑞给出的名单,崔怡和岑惜霜名列榜,可她们的答卷,端庄有余,灵性不足,仅仅是按部就班的经义罗列,毫无新意。
若是从前也就罢了。
可如今,陛下想推行新政,便绝不可能放任此等俯拾皆是的平庸之辈占了这个位置。
齐瑞接过顾凉的试卷,细看了下内容,高下立判。
她叹了口气,“那便依楚大人之言,以此为判卷依据吧。”
陛下此次殿前测验考得全是策问,而非经义。
若她身处内阁,到这步了仍猜不出陛下的用意,那她这几十年官场真是白混了。
楚玉得到想听到的答案,满意的在顾凉的试卷上判了个甲等。
这孩子的论点旗帜鲜明,条陈清晰,博闻强识,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还用了许多坊市间的数据,可见是用了心走访过百姓的。
她一向喜欢用心的学子。
既定好了标准,后殿内便自觉开始分工,先将卷子的等级分好,最后依次排序。
等到楚玉将批阅结果统好,呈到李元贞面前时,齐瑞已经开始觉得不太妙了。
说实话,她乡试判卷时有些举子的名次并未认真斟酌。
只希望不要相差太大。
李元贞只扫了一眼,便冷道,“齐爱卿。”
齐瑞急忙上前跪地,“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