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品中文>风雨大宋真的烂 > 第97节(第1页)

第97节(第1页)

如果不承认北边的唐龙镇属于党项,这里就离边境还远得很。东边与契丹的边界同样,由于数百里内全是小蕃部,边界弹性巨大无比。现在定的禁地,实际是以最东边的偏头寨来论,由于守军不作为,偏头寨已只是名义上存在,被契丹势力侵占。但只是占据那一带的小蕃部臣服契丹,并不是有契丹的军队在那里驻扎。这些小蕃部都是墙头草,哪里有好处就站哪边。契丹比宋强势,更能保证他们的利益,他们就臣服契丹,借契丹的名头从大宋这里赚便宜。如果大宋比契丹强势呢?

杜中宵抬头看着北方连绵的群山,不由自主地冷笑了一声。这里的地形决定了无法发生大规模的战事,只会有小冲突。小冲突,自己还不吃死了他们。

经过数月不停地改进,燧发火枪已经有了雏形,缺的只是完善。这种地形,几百火枪兵就足够纵横无敌了。打不痛契丹和党项,但把这一带的小蕃部吓破胆,却不是难事。

庞勋跟在后面,不再跟前几天一样,没事就凑到杜中宵面前套近乎。本来他以为杜中宵只是新官上任,出来巡视一番,没想到却要动真格的。昨天严厉斥责费立志,命其派侦骑把河谷地带查个清楚,到底渗透进了多少人,是什么身份。做不到就换人,领命完不成就斩,庞勋感觉得出来不是玩笑。

与党项战事数年,火山军这里的军队坐视河对面打生打死,自己毫毛都没伤一根,还借着战事发了笔财,都成了兵油子。有好处跑得比谁都快,一有危险,便转身就走。

出了雄勇寨,官路就不再沿黄河,而是一路向北。

杜中宵一路走来,只见地势平坦,与自己从并州来的景象迥然不同。数十年抛荒,这里绿草遍地,早成了一片大草原。

十三郎催马上前,紧紧随在杜中宵身后,神情紧张。

杜中宵看了十三郎一眼,问道:“你这个样子做什么?前面就是董家寨,有两百厢军呢。”

十三郎道:“我听说这一带虎狼众多,年年都有白日食人之事。我身子长大,若有大虫出来,可以斗上一斗。可惜没有穿铁甲,那就什么都不怕了。”

杜中宵听了笑道:“这是商路,每年不知多少商贾经过此地,哪有什么虎狼——”

正在这时,间面探路的一个兵士快马奔回,到了杜中宵面前叉手:“官人,前面有一商队,不知什么来路。小的不敢擅自询问,特回来禀报。”

杜中宵道:“想来是到董家寨榷场贸易的商人,你带他们的首领来见我。”

兵士叉手唱诺,转身打马飞奔去了。过不多久,便就带了几个骑马的人回来。杜中宵定睛一看,最前面的一人,正是自己在并州认识的毛皮商人冯原,不由高声道:“冯员外,原来你到了这里做生意。”

冯原见是杜中宵,不由在喜,急忙打马上前行礼,口中道:“原来官人来这里为官么?数月时间不见,想来官人高升了。”

杜中宵笑着摇了摇头:“官是升了,却由并州繁华之城调来这边境苦寒之地,也不是什么喜事。对了,你本在并州做毛皮生意,怎么后来不见了。”

冯原叹了口气:“官人快不要提起,提起来就气破肚皮。并州的毛皮生意,本来是我们兄弟三人先做起来,占了先手,应该发财的。哪里想到,后来有一个康成栋,与契丹那里势力人物勾结,凡与他不相干的商人,极难从契丹人那里收买到生皮。我们兄弟三人受他排挤,只好来到这里。火山军的对面,都是一些小蕃部,契丹人也管不到这里,生意勉强能做。现在我们都是从北边榷场买生皮,再运到并州。”

杜中宵跟着叹了会气,安慰冯原。自己是大宋的官,管不到契丹,在并州能照顾冯原,但却无法帮助他们做契丹人的生意。这几个人在边地生意做得久了,后来便到这里。沿边几个榷场,也只有这里地方偏僻,周围又全是小势力,虽然量小,生意却相对好做。

难得在这里遇到故人,杜中宵道:“既然我们在这里相见,便是有缘。员外不如回到董家寨,耽误几天功夫,我们叙一叙旧。现在我是此地知军,正要发展地方,员外可施展拳脚。”

商人最希望能够得到官府支持,冯原欣然同意,让身边的人吩咐商队返回,自己与杜中宵同行。

走不多远,赶上冯原的商队,杜中宵见他们有马十余匹,还有二十多头骆驼,对冯原道:“员外的生意做得大了,有这么多驮畜。想当日初见,你们三人一艘小船,还是小本生意。”

冯原道:“官人在并州建毛皮货场,我们这些人着实跟着发了一笔财,才置办这些产业。若不是康成栋那厮不容人,又哪里止现在的规模?唉,往事不须再提。”

一路上两人并辔而行,杜中宵问些周围地理人情。冯原在这附近收买生皮,跑过了不少蕃部,倒也有问有答。火山军北边最大的蕃部便是唐龙镇的党项人,本来是府州折家部属,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他们以黄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前些年党项入侵,宋军不及时救援,还有军队落井下石,致使首领来家带人投靠党项。现在一分为二,黄河东边被契丹收服,为宁边州,西边则附属党项,早已残破。

冯原道:“党项未叛之前,唐龙镇是数百里内最繁华之地,商贾云集。现在经连番战事,再加上党项人掳掠人口西迁,早已成了一座无人荒城。不过同边的小蕃部没了唐龙镇欺压,日子反而好过了些,我们的生意才做得起来。若在以前,没有唐龙镇首肯,生意是断然做不起来的。”

杜中宵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唐龙镇投靠党项,火山以北暂时是势力真空区,正好可以动手脚。

第54章逃散之人

黄河从阴山下折向南流,穿过丘陵广布的黄土高原,与其支流切出一道道深谷。进入火山军,河水变得平缓,七折八绕,冲积出一大片河谷平地。大河从山谷之中奔流而出,由南流而折向西流的地方,就是董家寨。这里北扼河谷咽喉,向西河流变得平缓,则是黄河渡口。

这里是火山军控扼周围近百里广大地域的中心,比雄勇寨要大得多,寨外也有人户居住。

知寨梁胜得了禀报,早早迎出寨外,列队迎接新任知军的到来。

到了寨厅,杜中宵居中坐了,梁胜带着手下将领一一参见。

礼毕,梁胜道:“天色不早,下官在寨外青山楼备了酒宴,为知军接风。周边恰好在寨里的蕃部首领,听说新知军到来,无不欣喜,都等在那里拜见。”

杜中宵正要看看这一带的情形,点头同意。董家寨周围就是大山,又有渡口过河,河对面的道路直通唐龙镇,向北则有道路通契丹宁边州,是要害之地。这一带都是汉人居于平地,山中则是大小蕃部,以党项人为主。党项人分布极广,都是熟蕃,大部分依托于契丹和大宋,元昊新政权对他们并没有吸引力。

大宋是汉人的国家,契丹是契丹人的国家,党项则属党项人,但对于三国交界地区的百姓来说,就分得没有这么清楚。他们大多根据历史和现实利益,分属三方。河东路这一带,以黄河为界,黄河以西和以北,居民以党项为主。如河西的麟丰府三州,从首领折家,到下面百姓,多是党项人。但这些党项人跟元昊新立的政权是死敌,抵抗坚决,对大宋的忠诚还要强似许多军队。

董家寨是军寨,寨内没有平民,百姓都居于寨外。只有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们才会入寨躲避。是以寨的外面,远比寨内繁华。从榷场到渡口,有几百户人家。

出了寨门,沿着黄河向西行不多远,是一处围起来的贸易之地,便是榷场。门口有兵士把守,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商人进入要办理公据,写明身份货物,才可入内贸易。榷场依据贸易的货物,十抽一收实物税。榷场不是集市,不是寻常百姓可以随便逛的地方,只进行大宗贸易。

离开榷场,一直到西边渡口,才是董家寨这一带的商业街。路两边各种店铺,从日用杂货,到金银玉器,应有尽有。青山楼便就建在这里,正俯瞰黄河。

杜中宵到的时候,已有十几个蕃部首领等在门口。见到杜中宵来,纷纷唱诺行礼。他们都是来董家寨这里办事,恰好遇到知军出巡,纷纷前来拜见。蕃部大小不一,穷富有别,这些小首领有的穿着绫罗绸缎,有的穿着粗布麻衣,什么样子的都有。

进了酒楼,因为人多小阁子挤不下,直到二楼大厅,临着窗子摆下酒筵。

酒过三巡,杜中宵对看着自己有些好奇的小首领们道:“你们以前可是都隶唐龙镇之下?自党项入寇,掳掠人口,唐龙镇废弃,现在那边情形如何?”

一个小首领起身,叉手道:“回官人,自昊贼入寇,我们族人除了被他们掳走的,都逃散一空。现在居于黄河对岸,有十四族,各自分帐居住。”

杜中宵见此人乖巧,问他:“你是何人?现在对岸有多少人?以何营生?”

那人道:“小的名香布,带了一百多帐族人,在那边山里放牧过活。现在黄河对岸,我们十四族约有两四五千账,都在山里,放牧牛羊骆驼为生。一应物品,都是到董家寨这里采买。”

杜中宵点了点头:“四五千帐,人口也不少了。现在唐龙镇已废,可还有党项贼人前去抄掠?”

香布摇了摇头:“前两年党项与契丹大战,虽然最后胜了,也被打得惨,甚少回来。倒是契丹人占了我们东躔之地,一到冬天黄河兵封,便渡河而来。我们只能四处躲避,实在被抢得惨。”

唐龙镇属地以黄河为界,分为东躔、西躔,现在东躔已被契丹攻占,剩下的蕃部居于西躔。这一带的黄河冬天结冰,每到冬天契丹兵便踏冰而来,抢夺牛羊人口,这些小蕃部只能四处躲避。

杜中宵举杯:“这些年西北战起,连年大战,朝廷照看不到黄河以北,辛苦你们了。且饮一杯。”

蕃部以帐为单位,一帐相当于汉人一户。黄河对岸四五千账,人口比火山军还多,哪怕是残部,占的地盘也是火山军的数倍之多。不过他们居住的地方都是破碎丘陵,交通不便,道路难寻。若不是这种地理条件,契丹和党项早就吞并他们了。

一过黄河,全是沟壑纵横的丘陵,不适合大军行动。战争都是以几百人,甚至几十人的小股部队进行,过千人的部队保障就非常困难。当然,这些小蕃部都是分散居住,面对契丹大军没有自保能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