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贵嫔刚刚落座,坐在后面的李宝林突然呕吐了一下,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李宝林这是怎么了?可是身子有什么不适?”皇后先关心道。
李宝林还没有说话,众人也都猜测的差不多了,最近永康帝可是没有少召她侍寝。
李宝林起身,走到殿内,对着坐在上的三人深行一礼,“启禀陛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今日早上太医来给嫔妾请平安脉,说嫔妾已经怀有一个月的身孕了。”
李宝林公布自己怀有身孕的消息的时候,脸颊上泛着红,还有些不好意思。
她与陛下的孩子,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这是好事儿啊,臣妾恭喜陛下。”由皇后带头,众嫔妃都向永康帝道贺。
“好好安胎,朕有了时间会多多地去看你的。”永康帝嘱咐道,按着李宝林的位份,根本就没有资格抚养这个孩子,只是这个孩子之后要养在哪一位嫔妃的膝下,永康帝没有表态。
李宝林便以为这个孩子要养在她自己的膝下了,满脸笑意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谢昭看着李宝林的模样,未免有些唏嘘,高位嫔妃还有没有孩子的,她不会以为这个孩子会是她自己的吧?还是以为永康帝对她的爱已经可以不顾祖宗规矩了?
宴席进行到一半,皇后又吩咐宫人们上了些膳食和点心,给乐阳长公主的膳食比较特殊,是一碗面。
“臣妾听闻,过生辰有吃面的习俗,寓意着健康长寿,便命人给皇姐准备了一碗。”
“皇后有心了。”墨云嫣等身边的小太监试完毒之后,才慢慢地品尝着那一碗面。
永康帝知道皇后不喜欢墨云嫣,甚至还受过她的气,今日能够不计前嫌地准备这么好的生辰宴,也实在是难得。
“辛苦了。”永康帝剥了一个贡橘,递给了皇后,皇后笑着接过,第一个瓣又给了永康帝。
帝后和睦的场景羡煞旁人,尤其是温贵妃,总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坐不到永康帝的身边。
谢昭吃的差不多了,便一边点心,一边悄悄注意着乐阳长公主墨云嫣的动静。
一碗面墨云嫣刚刚吃到了一半,她的脖子上便开始出现红点点。
“长公主殿下您这是怎么了?”身边伺候着墨云嫣的宫女惊讶道。
墨云嫣也觉得自己的脖子有点儿痒,便开始抬手挠。
“长公主殿下,不可。”宫女赶紧地拦住了她,可是墨云嫣实在是忍不住,将宫女推到了一边,自己挠着脖子,没想到越挠越痒,脖子上直接一片通红。
“皇姐怎么了?来人传太医。”永康帝吩咐完,直接命人将墨云嫣扶到了偏殿,众人也都跟着去了。
吴院判正好就在殿外待命,等墨云嫣躺在软榻上,李忠就带着吴院判到了。
吴院判立刻给墨云嫣把脉,检查着脖子,确定了之后才小心翼翼的地回话,“陛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这是过敏了。”
“怎么会过敏了?是不是吃了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楚太后这话没有冲着吴院判,而是对着皇后说的。
皇后今日又没有做亏心事儿,自然是不怕被质问,嘴上劝着,“母后息怒,等查清了过敏的源头再说。”
李忠已经带着御前的小太监们将墨云嫣刚刚的膳食端了上来,“吴院判,长公主殿下最后用的就是这一碗面。”
吴院判细细检查着,看到面里有几个虾仁,推测道,“长公主殿下是否对鱼虾之类的食物过敏?”
墨云嫣摇头,“从来都没有过?”
“之前长公主殿下吃鱼虾,也无碍吗?”吴院判再次确认。
墨云嫣细细回想着,自己最爱吃的,就是鸡肉和牛肉,鱼虾自己很少吃,甚至没吃过,因为楚太后说过,鱼虾腥味太重,不让她吃。
墨云嫣微微愣住,甚至有些害怕,往楚太后的身边蹭了蹭。
“嫣儿从小就不爱吃鱼虾,这虾仁是怎么回事儿?”楚太后先想到的,不是怎么医治自己的女儿,而是问罪皇后。
“臣妾不知道此事,就是连陛下和母后,也才知道皇姐对鱼虾过敏,臣妾下一次注意就是了。”皇后解释道。
“皇后说的是,你带着嫔妃们先退下去,吴院判快给长公主殿下配药。”永康帝不想看到楚太后为了墨云嫣对着皇后没完没了的,便上前打着圆场。
“臣妾嫔妾告退。”谢昭和皇后、众嫔妃一起出了锦瑟殿,那虾仁就是她派人放进去的,而且她知道这件事儿只能算是意外,不会被追究,但是墨云嫣对鱼虾过敏这件事儿,永康帝已经知道了。
那接下来,可就要引起他的疑心了。
永康帝送楚太后和墨云嫣回到了慈安宫之后,自己才回到了圣宸宫看奏折。
等永康帝离开了之后,墨云嫣的脸色阴沉下来,“母后,这件事儿您早就知道了是吗?”自己的母亲自己怎么会不了解?若是楚太后第一次知道他鱼虾过敏,怎么会这么淡定。
楚太后点头,“哀家只是不想让你有心理负担,嫣儿,吴院判说你这脖子三日便会痊愈,等你痊愈了,便回去陪着你的驸马还有孩子们吧,好好地过个年。”
墨云嫣摇头,“儿臣不回去,儿臣就要在这里陪着母后过年,那些孩子又不是从儿臣的肚子里生出来的,有什么好亲近的?”
“那也是你的孩子,在谁膝下就是谁的孩子,听话,回去!”楚太后冷了脸色,她这么做是在保护着自己的女儿,万一永康帝起了疑心,岂不是不好?
但是墨云嫣不懂,甚至和楚太后闹起了小脾气,“母后只有儿臣这一个亲生孩子了,赶儿臣走是您的意思还是陛下的意思?”
“是哀家的意思,但是哀家现在不能给你解释。”楚太后抱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嫣儿,走吧,就当是母后求你了。”
高高在上的太后,对她用了‘求’字,墨云嫣抱着楚太后流泪,“好,儿臣听话,儿臣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