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原又打算孤身上路,开创新的事业。
但祝融和达尔维却表示要一起去。
祝融是贴身侍卫,哪有不保护主人的说法?自然要跟着。
达尔维却表示,她会西方的语言,安息语和更西方的罗马语她都擅长。
这他娘的是个人才啊。
必须带上。
而奇怪的是。
原本窦老头留在龟兹继续收集其他特色的歌舞团,作为教习的张老鸨自然要配合。
但不,这个老鸨却表示要跟着刘协去见识一下更西面的世界。
因为好奇,从未见过。
对这样的合理要求,刘协会心一笑,意味深长。
那就去吧,让人完成心愿,也是一件善事。
卫队开拔,现在周边诸国都知道了刘协,所以都没有看到他的军队就害怕,知道他只是路过。
他们甚至都会为刘协提供一些伙食,让这支汉军省了不少事情。
刘协十分感谢。
行行复行行,不急不慢的居然走了近一个月时间。
终于抵达了现在的明国。
被苏双等商贾热烈地迎进了行宫。
原本苏双要把刘协接进原来康居的王宫居住,被刘协制止了,让他另选一个大宅子改一改就行了。
动静太大,会让周边国家产生误解。
看着迎接的队伍中汉人真不少,都有近百位了。
刘协好奇地问苏双道:“你这过来的世家有多少?别把咱们大汉朝给搬空了。”
“哪能呢,陛下放宽心,现在过来的都是家族的二、三号人物,这里还没完全稳定,所以族长们都没有来,一共有五十六个世家参与了。”苏双回答道。
“哦,那普通民众又有多少?”刘协非常关心这个。
“暂时还不多,多数都是前期有准备的,大约五六万人,其他也在陆续操作。没办法,这地方实在是太远了。”苏双摇头,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只有现人口的十分之一,确实有些少了。
“朕准备下一道旨意,将过来作战的汉军都就地安顿,你能做好这个工作吗?”刘协又问道。
“陛下的打算。。。。。。”苏双心头震惊,这些军队是可以决定明国政权走向的,他不得不谨慎。
“都送给你们了,但你们要保证他们的待遇要高一等级。”刘协说道。
苏双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喊道:“微臣感谢陛下的圣恩,这些军队若是留下,微臣让他们全部袭爵,从各自职位开始授予,这康居地广人稀,缺人不缺地,微臣绝不会亏待任何一名大汉军人。”
“你这么想就对了,这些人可是你立国的根本,没有他们,这明朝就如水上的浮萍,随时有可能就飘走了,记得善待这些人。”刘协郑重地说道。
让骑士作为国家的基石,这是中世纪政体的主旋律。
苏双能想到这样管理国家,应该是之前就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只是他还没提出来要人,刘协倒是先给他吃了定心丸。
如今西域诸国还是处于奴隶制度,采用春秋战国时期的领主征召模式,还是很符合这一块地区的形式的。
地广人稀,土地既是军饷,国家不用养兵,也养不起。
但骑士们为了自身利益又能奋勇作战。
有了这些世代为国献身的军人,这些商贾也就有了安全感。
同样,刘协也不喜欢后世的军户制度,把军人当奴隶,这是不可取的,每个为国征战的战士都是被迫的,这何其悲哀。
他们也没有什么献身精神,一旦战事不利,想的都是如何逃跑。
你能怪他们吗?
除了命是自已的,胜了、败了,都跟自已没关系。
汉人历史上,两次被野蛮覆灭文明,那个时候,蒙古人就相当于骑士制度。后来的女真也是如此。
为什么奴隶制度能战胜更加先进的封建制度呢?
还是在于每个上阵的人对自身利益是怎么体现的,奴隶制的骑士们所见即所得,所以他们勇猛无比。
但大汉朝已经从那个制度过渡到了更先进的时代,如果开倒车,那岂不是更加艰难?
就拿要奖赏给将士的土地来说,从何而来?